張家界.鳳凰古城山行記_卷一•天門山
聽說因為海拔和氣流的關係,小鳥們飛不到和棧道平行的高度,所以站在棧道上往下看,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成群的小鳥在腳下群聚飛舞,還可以看到老鷹在腳下飛翔。
張家界.鳳凰古城山行記_卷二 • 張家界風景區
我們從十里畫廊的終點一路往上走,打算不搭纜車走到天子山景區。一般的遊客是從下圖的右下角搭纜車上天子山,我們在下圖的左下角十里畫廊終點的位置,就一路走上去,沒想到一走就是兩個小時。
張家界.鳳凰古城山行記_卷三 • 鳳凰古城
前一天晚上,這個姑娘還穿著豔麗的絲質薄紗,薄紗鑲滿了亮片。行走間,薄紗裙襬盪呀盪的,裙襬上的亮片閃阿閃的。身子稍稍挪動,薄紗順勢滑落,若隱若現的酥胸和雪白的肌膚,讓人遐想無限。隨著酥胸的波動,江邊的燈火閃爍,流光彩溢,配上一雙勾人的眼神,讓人銷魂,都忘了自己在哪裡。
今天早上,黑夜褪去,這個姑娘穿著古樸的青花棉衣,在江邊打水、洗衣,安定地做著家事,眼神寧靜清澈,井井有條地打理家事的身影,很難想像跟昨天晚上是同一個姑娘。
- Aug 04 Sun 2019 15:10
2016 張家界+鳳凰古城山行 - 目錄篇
- Aug 04 Sun 2019 14:41
2017 恩施行記 - 目錄篇
恩施行記_唐崖土司城
這一趟恩施之旅,是衝著恩施大峽谷而來的。這是我從微信上看到恩施這個地方的旅遊簡介,埋下小小銘印,然後發芽,茁壯,成真。出發之前做了一點功課,才發現這個北緯30度左右的地方,有很多值得探訪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第一站,是認識歷史課本上看到<改土歸流>的唐崖土司城。
恩施行記_北緯三十度的坪垻營
"北緯30度,這是地理學家劃出的一條虛擬線。但是,就是在這一條線上,奇觀異景頻出,密西西比河、金字塔、空中花園、黃山、峨眉山都出現在這一緯度上,而死亡三角百慕達、鄱陽湖魔鬼三角、日本龍三角區、長江斷流等更為它添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北緯三十度的氣候下,植披豐富,孕育很多原始森林和天然的動植物景觀,我很喜歡沿途中的介紹,講原始森林的五大特徵。
恩施行記_恩施大峽谷 – 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越往下走,空氣越來越不一樣,那是地縫頂端灑洩下來的瀑布所帶來的豐沛負離子,帶給我們愛山的人一種富足與幸福的感覺。謝謝天時地利人和,有機會來恩施大峽谷朝聖。我們邊走邊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天都有驚艷的感覺。
恩施行記_恩施土司城與梭布埡石林
走入石林,感覺走入恐龍時代之類的,很像小百科裡介紹地球還在演進時,那種"古老原始”的感受。這種古老,比人類出現以前還古老;這種原始,比原始生物出現以前還原始。昨天在恩施大峽谷看到的石芽等景觀,在這裡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我們在石林中穿梭,逛了四個景區,一開始逛完青龍寺之後覺得有點單調,後來進入蓮花寨等景區之後,在石林間鋪設的樓梯上上下下,靠這些億萬年的石頭很近很近,有一種一下子感覺自己在海裡,一下子感覺生物課本最前頁那種甲蟲什麼的簡單生物會跑出來一樣。這裡有一種莫名的磁場,帶你回到億萬年以前,距離宇宙大爆發很近。
- Aug 04 Sun 2019 14:08
2017 三訪西藏 - 岡仁波齊轉山行 - 目錄篇
三訪西藏: Day 1 - 日光之城,拉薩,我來赴約了
三訪西藏: Day 2 - 「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三訪西藏: 雜記 -- 施與受(1) -- 和西藏的孩子們結緣
三訪西藏: 雜記 -- 施與受(2) -- 布達拉宮後山磕長頭的父子
三訪西藏: Day 3 - 八廓街商圈的老靈魂 - 光明茶館
三訪西藏: Day 3 - 隱藏在八廓街裡的新靈魂 - 天堂時光旅行書店
三訪西藏: 雜記 -- 慷慨與吝嗇
三訪西藏: 雜記 -- 温柔
三訪西藏: Day 3 – 遇見雪域上的千年彩虹 – 邦典
三訪西藏: 雜記 -- 堅毅的靈魂
三訪西藏: Day 3 – 關於祈福 : 小董的星月菩提
三訪西藏: 雜記 – 關於祈福 - 幫湖南劉師傅掛哈達,祈福也靠因緣聚會
三訪西藏: 雜記 – 喝在西藏: 唇齒留香的甜茶和酥油茶
三訪西藏: 雜記 – 吃在拉薩
三訪西藏: 雜記 – 關於藏銀,在八廓街買銀飾品要多少錢才可以下手?
三訪西藏: 雜記 – 請一幅有緣的「唐卡」回家
三訪西藏: Day 3 – 關於祈福 : 巴桑帶我認識藏曆
三訪西藏: Day 4 – 前往日喀則,一錯再錯的美麗,從此開始
三訪西藏: Day 5 – 前往珠峰大本營,人生第二次親近世界最高峰
三訪西藏: Day 5 – 住宿珠峰大本營帳篷區,聊聊環境保護
三訪西藏: Day 6 – 前往薩嘎,著實的*野*放*了*~
三訪西藏: Day 7 – 前往塔欽,終於到了神山山腳下
三訪西藏: 岡仁波齊轉山行 - 轉山前的準備
三訪西藏: 岡仁波齊轉山行 - 第一天的23公里
三訪西藏: 岡仁波齊轉山行 - 第二天走過5630公尺高的卓瑪拉山口
三訪西藏: 岡仁波齊轉山行 - 第三天在花的國度間浪漫下山
三訪西藏: 雜記 -- 在大西藏旅行,洗頭、洗澡這件事
三訪西藏: 雜記 -- 大西藏生活,藏人一生不只洗三次澡
三訪西藏: 雜記 -- 青藏鐵路與夏日的黃金油麻菜花田與綠海青稞田
共29篇
- Aug 04 Sun 2019 14:03
2017 桂林行 - 目錄篇
- Aug 03 Sat 2019 21:37
【將進酒】杯莫停 - 素食界的仙氣燒烤
長年吃素的朋友一定會遇到一個狀況,親朋好友烤肉的時候,再怎麼努力幫忙準備蔬菜來讓你有參與感,但感覺好像還是少了什麼,更別說一般的燒烤店了。吃素之後,我幾次跟朋友同事去吃燒烤店(不得不去的聚餐),最後常常是餓著肚子、或有吃沒有飽到最後。^^!
吃素後,我從來沒有對「燒烤」抱有什麼期望,直到我發現台中有一家燒烤餐廳,竟然是素的!而且這家餐廳的名字還很豪邁,叫「將進酒」,連菜單都做得像古代竹簡一樣,簡直就是我的菜,讓我心裡很癢,有一天一定要去朝聖。
話說,台中的餐廳都很寬敞說。這家餐廳是在精誠五街的老房子區,走在巷弄間,很舒服,整個社區也很有味道。
- Aug 03 Sat 2019 17:51
2018 貴州行 (待續) - 目錄篇
- Aug 03 Sat 2019 17:14
2019 泰寧丹霞行 (完) – 目錄篇
泰寧丹霞行_行程概說
我這輩子從來沒聽說過泰寧這個地方,直到這次去福建的三民市看了丹霞地貌,順便看了明朝萬曆期間的書香豪宅,暨山西喬家大院商人蓋的豪宅後,再次被震攝到,古人是如何在家宅建築上表現富裕與品味。
泰寧丹霞行_Day 1 九龍潭
這九龍潭是個封閉的湖,湖水來自山中泉水,泉水很冷,整個湖水給人的感覺也冷冷的,在立夏後不久的日子來坐竹筏,剛好非常愜意。湖水頗深的,艘夫是用槳來撥動湖水讓竹筏前進。全程約70分鐘,全程艘夫要一直用划槳,同時說說唱唱,是標準的體力活。全程沒有機器的聲音,只有艘夫用木槳拍打湖面前進的流水聲,還有他賣力解說的爽朗聲,在山壁間迴盪。整個過程很安靜,非常療癒。
泰寧丹霞行_Day 1 上清溪
上竹筏了,前有騷婆 (艘婆)後有騷公(艘公),騷公看騷婆,越看越快活。坐上竹筏後,騷公提醒大家把貴重物品抱好,免得名牌變水貨,蘋果變水果。
平常爬山比較多,比較少親近水。上次坐竹筏印象深刻是在武夷山的九曲溪,後來是在桂林,這次是在福建三民市的上清溪跟九龍潭。以前爬山常常是低頭一直走一直走,坐了幾次竹筏之後,開始體驗很近很近地貼在水面上感受水的律動,臉頰上迎接的微風是剛剛掠過溪水、略帶濕氣的山間氣息,發現兩岸旁的樹沙沙作響的音頻,都跟平日在山間小路上聽樹唱歌的旋律都不一樣。
泰寧丹霞行_Day 1 狀元岩
南宋慶元年間,有一個少年鄒應龍在這裡讀書,後來考上狀元,就被人家稱作狀元岩。南宋偏安江南,科舉制度盛行,文人儒家風氣為尚,讀書人努力念書考取功名,這個地方出了一個狀元,近千年之後,我們來看看這個曾經出狀元的地方長什麼樣子。
走了兩個小時的山路,流了滿身大汗,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泰寧丹霞行_Day 2 每一個角落都精緻的明代建築尚書第
這尚書第每走一步都是驚奇,建築的每一個角落望去都很精緻。抬頭看到屋頂下層層架構的橫樑,厚實又不失設計的風采;低頭看到縝密排列的青磚,被踩得發亮;轉頭看到衫木做成的樑柱,穩穩地撐著這棟大宅,梁柱底下的基石還雕花,八角基石上還有圓形基石,這些花飾都是陽刻,都是充滿生命力的浮雕。
共五篇
- Jul 21 Sun 2019 22:38
香港素食餐廳: 東方素 - 私房菜 - 星素系列~~
老闆最近又有新的私房菜出爐,很開心又有機會來吃不一樣的料理。香港的私房菜跟台灣的素食套餐很不一樣,要吃私房菜都要先預訂,且不開放單點。用料跟擺盤都跟台灣很不一樣,所以不定期就會吃吃看,觀賞香港素食餐廳老闆們的創意。
西米。紅菜頭。牛油果。哈密瓜
第一道菜通常都是開胃的冷盤,營養補血的紅菜頭汁裹上西米露做基底,上面鋪著草綠色的酪梨(牛油果),四周擺六塊要用雕器切割成圓柱狀的橘色哈密瓜。最後還鋪上五彩米果碎粒,讓我忍不住想到遊樂園的旋轉木馬,帶著兒童歡樂氣氛。
都是新鮮食材做成的開胃菜,口感清爽,也有營養。從上方往下看,擺盤如下。
- Jun 02 Sun 2019 19:49
泰寧丹霞行_Day 2 每一個角落都精緻的明代建築尚書第
- May 25 Sat 2019 13:15
泰寧丹霞行_Day 1 狀元以前苦讀的地方 - 狀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