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下榻珠峰大本營的藏式帳棚。五年前是住絨布寺,這次來住帳棚挺新鮮的。


經營帳篷的人都是藏族,擺設都是藏式擺設。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帳篷,中間一定是爐子,左邊整排是睡鋪,右邊有長椅子,也可以睡覺用。一個晚上一個床位是RMB100。正中間的後方,就是大寶法王的照片,照片下方放了七杯水,做水供,一旁還有酥油燈。






從珠峰觀賞台回到帳篷區,已經八點半多了。住在帳篷區,可以自己帶泡麵來這裡吃,也可以跟店家點餐,一碗麵RMB35,或是打酥油茶或甜茶。這裡沒有流動水源,要喝的熱水,靠店家去附近的水源取水回到帳篷區,煮成熱水之後,給大家飲用。當然,也沒得洗澡。


我一回到帳篷,就要了熱水來泡薑糖水暖身體,外面頗冷的。



這個帳篷很厲害,還有冰箱,有電燈,還有延長線,你也可以插電。插座有限,大部分的我們是前一天就用充電池充飽電,盡量不去麻煩人家。但是若你剛好需要充電,這裡也不是完全沒電幫你的3C生活續命。


帳篷後方就是店家的住家,還有廚房區。帳篷區規定,前方住宿的地方,僅能給遊客住,店家,導遊和司機,都不可以在這裡睡,打地鋪也不可以。


這天晚上司機先生劉師傅就睡在車上。我看著店家幫忙拿床鋪和棉被,鋪在遊覽車的走道上,讓劉師傅可以平躺著休息一晚。我們想外面天氣那麼冷,即使是夏夜,這石礫山谷區的溫度也是在五度上下,頗冷。劉師傅對這樣的安排看起來習以為常,我們邀請劉師傅一起來帳篷打地鋪,劉師傅和導遊都拒絕了。他們低調地表示,景區規定很嚴格,這是不可以的。


到了半夜,還果真有人來查房。半夜一點左右,查房的人大喇喇地走進一個又一個的帳篷,然後拿手電筒照帳篷一圈,看似要確認什麼之後才離開。


話說,我的晚餐,就是一碗泡麵,配上自己帶來的素肉鬆。





星空。大本營的星空非常美麗,在都市完全無法看到這樣璀璨的星空,還真有種醉生夢死的感覺。在帳篷旁的夜空下,不時有汽車開動;刺眼的燈光,頻頻打擾欣賞星空的興致,也刺激到瞳孔的縮放。這樣美麗的星空,只有自己一個人,站在這石礫山谷中欣賞;晚上的氣溫很低,很冷,我只待了幾分鐘之後,就回帳篷了。總覺得,這樣賞望星空的記憶,要留給特別的時刻。

洗漱,就用店家的熱水,稍微涼了一點之後,在帳棚外面簡單刷牙。刷牙後的用水,直接回到大地。這一點讓我覺得景區應該可以做點什麼,來增加環境保護。畢竟是國際景區,世界最高峰就這麼一座,可以觀賞到世界最高峰的地方,全世界就兩處,一個在西藏,一個在尼泊爾。聽同行的友人說,尼泊爾的管理很有制度,我們一起討論,西藏的大本營區,為什麼沒有辦法弄得有制度一點,多一些環境保的意識。進入景區的門票也不便宜,要RMB180,這麼多的收入,應該可以規劃做點事情。


洗漱後的水,就只能直接留在這片石頭地上


上廁所,這裡有公廁,但是要收錢,一個人RMB 2。我是非常贊同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至少有人規劃,也有人去處理人類帶來的大量排泄物。但是也有人嫌棄味道濃烈,帶著雨傘到遠一點的地方上廁所;男生就更簡單,連雨傘都不用帶,走遠一點就可以唱山歌。


我可以理解那些嫌棄味道濃烈,或不想付費的遊客,自己跑很遠去解放的感覺。但是這些人有沒有想過,到處解放對環境帶來的傷害是什麼對國際景區的景觀維護,抱持什麼樣的觀念解放後的衛生紙,是自己帶回來集中處理,還是現場丟在那裡,造成環境跟景觀的二度傷害




如廁後有水可以洗手,超感恩~

睡覺前,店家把同行遊客使用過的紙碗、紙杯和竹筷丟入火爐中,原本是用牛糞烤出來的暖氣,香氣宜人,就變成刺鼻的塑料(註一)瀰漫在空氣中。這味道讓我快要窒息,但也無法外出,就只能躺在床上小口小口呼吸,很怕自己二氧化碳中毒之類的(^^!!)。一直到半夜兩三點,這些帶有塑膠原料的紙製品被消化完後,帳篷內的空氣才好一些,我才逐漸睡著。


還是牛糞比較香~~~~~


我自己是帶鋼碗鋼筷旅行,清潔的部分,是在碗內所有食物都吃完之後,倒一些熱水,洗一洗碗底,然後把熱水喝下去(來自法鼓山禪七的教導),最後再用衛生紙稍微擦一下,就完成了清潔(註二)。這樣的過程產出的垃圾就有限。



我很希望景區能做更多關於環保的規劃(我嘗試寫了一些規劃建議,後來想想都刪掉了)。我還想建議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若您也認同環境保護的理念,去西藏旅行,特別是有到這些山區,請自備一副碗筷,在山區盡量減少一次性紙杯紙碗和筷子的使用。



註一: 這些雖然是紙製品,但外層都有彩色印刷,跟一層塑膠薄膜,增加裝載液體的乘載力。
註二: 若是法鼓山的禪修期間,是用乾淨的抹布擦拭。嚴格的禪修,七天都只用同一條布;較初階的禪修,還是允許學員清潔餐具幾次過後,可以清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