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趟恩施之旅,是衝著恩施大峽谷而來的。這是我從微信上看到恩施這個地方的旅遊簡介,埋下小小銘印(見《當和尚遇上鑽石》一書),然後發芽,茁壯,成真


【恩施】

恩施因擁有舉世罕見的硒資源而被譽為中國“硒都”,並擁有2000多種藥用植物,享有“天然植物園”、“華中藥庫”美稱,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

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腹地,位於長江之南清江中游,西北鄰重慶市,是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http://hubei.baike.com/article-60386.html

出發之前做了一點功課,才發現這個北緯30度左右的地方,有很多值得探訪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

上網查了Ctrip,發現有深圳寶安機場直達恩施許家坪機場的班機,早上六點起飛。這一趟旅行,是前一天晚上背著背包,先坐跨境巴士到深圳寶安機場,找了機場附近有免費接送的便宜酒店,先請酒店接我到酒店住一晚,隔天早上四點退房,再送我到機場搭飛機。

我早上四點退房,約早上四點半抵達機場。早上四點半的寶安機場人非常多,用「人聲鼎沸」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早上的第一班飛機,準點率是97%,今天六點準時起飛,不到兩個小時就抵達恩施機場,平常這個時候,才準備要上班呢。

從機場搖搖晃晃坐車到恩施市區,十一點半,吃午餐。恩施市的餐館都沒什麼人,我們找了一家店點菜之後,直喊冷,想搬到另外一桌等上菜。老闆娘碎碎念跟我們說,早就叫你們坐下來了,你們不坐。原來老闆娘已經幫我們在正門進來的大桌子開了暖爐。我們坐下來後,把像棉被一樣厚的桌巾拉起來,蓋在腿上,雙腳感受到暖暖的爐溫,本來冷得直打囉嗦,瞬間放鬆不少。

我還想說,怎麼這裡的桌子都特別矮,椅子特別矮,原來是為了「圍爐」取暖方便。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中國描述團圓的「圍爐」原貌,想必是來自冬天很冷地方的文字用語。

飽餐之後,前往唐崖土司城址展開今天第一個行程。

才抵達恩施,又馬上離開恩施。GOOGLE了一下恩施在中國的地理位置,右邊530公里是武漢,左邊450公里是重慶,往北八百公里是西安,往右下角直線距離約200公里是張家界。



恩施市
恩施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西南部,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府駐地。三國吳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化郡,又複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抗日戰爭時期曾為湖北省臨時省會。1981117日國務院批准以恩施縣城關鎮為行政區域設立恩施市。1983819日撤銷恩施縣,併入恩施市。

恩施市位於清江上游;境內大部分為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亞熱帶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垂直分佈特性。1月平均氣溫5.0℃,8月平均氣溫26.7℃,年平均氣溫15.5℃。

約下午兩點半,我們抵達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唐崖鎮,背靠玄武山,面臨唐崖河,遺址所在地古屬施州,主要族群為自古定居於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襲統治,管轄領地600平方公里。

唐崖土司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天啟年間,廢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共曆1618位土司,計381年。城址占地總面積74萬平方米,主要遺存有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採石場、營房、橋上橋、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觀遺存。

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整,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20157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摘自網路照片


我們沿著碧綠的唐崖河往遺址前進,開到一半卻發現路被擋住了,原來是這個景區被納入世界遺產之後,當地村名就開始擋路,規劃「電瓶車」提供遊客往來景區和路霸之間。這個時段是旅遊淡季,路上完全沒遊客,還有稀少的村民站在路霸旁守著電瓶車,但也沒有強迫我們一定要買單的意思。於是我們把車停在一旁,帶著相機和水,走進去。


沿途的唐崖江非常美麗,呈現一種翡翠般的碧綠色,微風徐徐,波光粼粼,走起來非常舒服。走到一半的時候我的相機蓋還不幸掉到河岸旁,還好旁邊有小路還可以走下去撿,不然像上次掉到三清山的駱駝峰下,就永遠撿不回來了。




約十五分鐘的腳程,來到售票處。我很喜歡航拍全景圖,可以看到整個土司城遺址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後有靠山前有水源,是好風水。

這個土司城只剩下遺址,和少數的建物。屋舍都已經不再了。我們來看的是一片土地,和遙想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唐崖土司城 空照圖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朝在西南和中東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種管理制度,它是由唐宋時期的羈縻州縣制發展而來的,就是任命少數民族的首領為土司、土官。授予他們按照當地的傳統習慣對所轄地區進行統治的權力.官職世襲,一句話,就是「以土官治土民」。在邊境地區,朝廷甚至允許土司保有軍隊。

土司制度在生產力水準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異巨大的情況下。曾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土司世代為官,獨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專橫不法.對境內人民實行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土司之間為爭權奪利挑起械鬥或戰爭,導致生靈塗炭,對朝廷也叛服無常。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司制度已日益腐朽落後,廢除它已成為必然。

明朝就已經開始醞釀取消土司制度,改為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府、廳、州、縣等機構,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直接管理,這種方法被稱為「改土歸流」。早期的改革是緩和的。如遇到土官絕嗣、土宮之間互相仇殺或叛亂被平定、土官犯罪革職等.當地的土司制度即被廢除,改由流官接任。

清康雍乾盛世時期,國力強盛,中央政府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大力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雍正的改土歸流,減少了叛亂因素,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的控制。這樣既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形成現在這樣的多民族國家。也使得滇﹑黔﹑桂﹑川﹑湘﹑鄂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地區徹底進入中華民族。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3ygv.html

中國大陸有兩齣蠻有名的電視劇是講土司生活的,一是2012年的《木府風雲》,講明代雲南納西木氏土司,二是2003年的塵埃落定,講1940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麥其土司家鴉片的種植、貿易的引入、漢人的進駐、解放軍的到來這段交織著血淚的家族史。

[張王廟遺址]
這是拜張飛的,明代覃氏土司其中一個子孫覃鼎出征有功,所以刻了石馬、石人來紀念,又順便蓋了張飛廟,挺有趣的。這石刻是看明代的雕刻藝術。



看完張王廟,就準備進城囉。右方是東城門和東城牆。下方是當時大戶人家的院門。
每次看古村落,都一定有排水系統的規劃。










[荆南雄镇 石牌坊]
“荊南雄鎮”牌坊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是明廷為表彰土司覃鼎的戰功而立。為唐崖土司城遺址中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遺存,是衙署區建築群的起始,前有石階與中門垂直連接。牌坊為砂石仿木結構,橫額中兩面分別書寫“荊南雄鎮”和“楚蜀屏翰”八個大字。


從這個石牌坊後,就是以前土司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囉。

後面整片就是土司城帥府囉,佈設機構頗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門、牢房、閱台書院、靶場、萬獸園等。整個府的遺址是被鐵欄圍住的,裡面雜草生長,有當地居民在除草。我的山友看到一個側門開著,以為可以走進去,就大剌剌地走進去散步參觀了,居民看了我們幾眼,倒也沒阻止,就讓我們在覃氏土司家族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晃來晃去。







後面是玄武山,兩旁座落著早期建築,別有風味;後山到處是土司祖先們的安息地。




繼續往前走是西院牆,這裡種滿茶樹。我們就到處晃晃,看看這些古文物和古遺跡。



春天快來了,到處開花,還有到處準備開花。



我們繼續往前走,是著名的景區土司墓葬區。

[土司墓葬區]
城址東北角高坡上,有並列兩座明代墓葬,一為土王墓,一為田氏夫人墓,占地總面積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華麗。田氏夫人墓在土司墓左側,封土亦保存完好。

因為是墓區,我僅有拍局部照,做工精緻,可以看得出當年的盛世與主人的地位尊貴。





走完墓區,重要的景點都參觀過了,我們往下走,走出西院區。當地還有傳統屋舍,還有當地居民在聊天。





下午四點十分,等一下要驅車前往坪垻營。聽說今天晚上要住樹上的小木屋,非常期待。

走出唐崖遺址,我們沿著唐崖江走回停車場,趕往坪垻營。








掰掰,唐崖土司城遺址。

唐崖土司城 空照圖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