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泰寧這裡有一個尚書第,是明代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一名進士李春燁(1571年-1637年)的大宅。
 
 
 
李春燁考上進士時,已經46歲了。他在16歲時中秀才,時隔20年、一直到36歲時才中舉人,再隔10年才中進士(沒中進士的期間,除了唸書都在做啥?)
 
李春燁雖然46歲才當官,且只當了11年官,就晉升14級,從七品小官升到一品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老文人當國防部長?),大器晚成,一飛衝天。熹宗駕崩後,魏忠賢倒臺,李春燁57歲趁母親90大壽時,告老還鄉,辭官隱退,在這間大宅住了12年後,67歲病逝。
 
李春燁在泰寧的豪宅「尚書第」,是福建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面積達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長87米,東西寬52米),主體建築為五幢,輔房八棟,分五道門一字排列,除廳堂、天井尚書第內院、迴廊外,有120多個房間。整套建築群主磚、石、木結構,相當氣派考究。我原本以為會花個半小時就走完的尚書第,沒想到走了兩個小時,每個角落的建築特色都值得細細品嘗。維護的有關當局也很用心整理,有撥放影片和相關簡介,暨上次在山西太原感受商人起家的喬家大院,這次在江南感受一下文人為主的大戶人家。
 
 
 
售票處座落在大宅左方的小門,參觀是從最左方的第一幢開始,慢慢往右走。
 
 

 

 

 
 
 
 
泰寧古稱杉城,山上盛產杉樹。尚書第內部的主要建築全部採用杉木材料,柱徑粗大,排柱密集。想想,蓋這大宅,要開發多少杉樹下來。
 
 
 
天井,每一幢宅院的每個大廳前都有天井。需要天空灑進來的陽光,需要天井儲水以防消。
 
 
 
這地上鋪的是青磚,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這裡的門特別高大,比起其他參觀過的古宅,這樑都特別高,門都特別高長。沿著門檻連著雕花木門轉軸的線條往上延伸,長長地伸到門樑,正好天井的光灑進來,讓人忍不住發楞、依稀感受到時空的旋轉與交替。
 
 
 
 
歷經五百年的木雕,至今看起來還是非常有質感。
 
 
 
這是孩子們念書的地方。好人家都會請先生來家裡教書。文魁,跟念書、作文章、考試等相關。文魁星主文書,所以這裡擺個文魁」的匾額。

 

 

 

 

 

 
 
 
 
 
這一廳有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四季詩碑,吟詠春、夏、秋、冬四景。文化大革命前,有人趕緊將碑上的墨寶拓印下來,所以還有保存完好的拓寶。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民間才敢把詩碑再拿出來,可惜部分已遭破壞。我匆匆拍照,照片拍得不是很好,還是慶幸自己有速速留影。
 
這字寫得真好,非常賞心悅目。
 
【春】曉起坐書齋,落花堆滿徑。只此是文章,揮毫有餘興。
【夏】古木被高陰,晝坐不知暑。會得古人心,開襟靜無語。
【秋】蟋蟀鳴床頭,夜眠不成寐。起閱案前書,西風拂庭桂。
【冬】瑞雪飛璦瑤,梅花靜相倚。獨佔三春魁,深涵太極理。
 
 

 

 

 

 

 

 

 
古時候沒有電線沒有燈,白天天光正好時,加緊讀書。這天井的建築設計,讓每一個大廳的採光都相當明亮。
 
 
 
 

 

 

 
 
管理當局很用心,前一個廳掛朱熹的拓印墨寶,這一個廳介紹這棟大宅的建築特色。現在的建築都走鋼筋水泥路線,要看到這樣特色的建築,除了觀賞老舊的大宅,或是特別去住古城改建的民宿或飯店,現在就很少見了。真希望自已將來有個宅院,可以有這樣特色的裝飾。
 

 

 

 

 

 

 

 
 
 
 
這是五幢建築間相通的通道,可以看到這通道旁的水溝做得很講究。看一個古鎮或老宅,最喜歡看當時的排水設計,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些精心規劃的排水設計,心裡就莫名得感動。
 
 
 
瞧瞧這啥,原來這是燒紙的。不是燒金紙唷,是古時候的人很敬重文字與紙,寫滿文字的紙是不能隨意丟棄的,要特別拿到這個爐來燒。
 
 
 
某大廳的一房,可以看到這一大宅的門檻都特別高,房間也都挑高。福建簡稱「閩」是門打開來一條蟲。這個地方夏天溼氣重,蟲蛇多,所以門檻也特高,阻擋蟲蛇鑽進屋子。「閩」最早見於《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漢代《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定義閩人是崇蛇的族群。
 
 
 
泰寧在億萬年前是在海中,因為板塊推擠所以推到水面上。前一天看到的上清溪與九龍潭,都是曾經在海底岩體,在億萬年後推升到海平面上。這山海經還真有趣,真希望有多一點時間好好研究一下。
 
我看到這窗櫺的時候,好感動呀!「櫺」這個字是在國中的國文課本上學到的吧我已經忘了當時出自哪篇文章了,剛剛上網路找也找不到。這個字我記得以前考試常常考,是說「窗上以木條交錯製成的格子」。這個字除了考試以外,再也沒機會使用,直到今天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窗櫺」真實的樣貌,於是這個字再次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我的心裡好感動呀,有人知道我在感動什麼嗎之前感動排水系統,現在感動這個窗,這尚書院才走一半,心裡就很多莫名的感動。這些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小時候國文課本、地理課本、歷史課本念這麼多,長大以後就是要來這裡看一看、走一走,親眼感受這些古韻。
 
 
 
 
 

 

 

 

這尚書第每走一步都是驚奇,建築的每一個角落望去都很精緻。抬頭看到屋頂下層層架構的橫樑,厚實又不失設計的風采;低頭看到縝密排列的青磚,被踩得發亮;轉頭看到衫木做成的樑柱,穩穩地撐著這棟大宅,梁柱底下的基石還雕花,八角基石上還有圓形基石,這些花飾都是陽刻,都是浮雕。這石頭這麼硬,要雕出這麼多個充滿生命力的浮雕基石,是要花匠工多少時間呀
 
 

 

 

 
 
從另一角看天井,可以看到這天井中間的石缸,每個石岡旁都有兩個石柱,石柱上有陽雕也有陰雕,非常美麗。石柱上還擺有姿態俊逸的盆栽,現在的盆栽應該都是後來的人放上去的,在當時富裕的環境下,栽養的盆栽應該更精彩。
 

 

 

 
 
每個天井都讓人感動。
 
 

 

 

 

每一幢大宅前都有大門,門都是紮實的大鐵門。
 
 
 
 
大鐵門前有門當,門當的雕飾也很講究。
 
 
 
第一進的大門是鐵門,第二進的大門則是厚木板做成的木門。木門上的拉環則是鐵打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緻耐看。
 
 

 

 

 

尚書的臥房,裡面是古時候的大床。這大床應該是後人放的(?),這個大床好像一個宮殿的迷你版,一層又一層的床樑,床腳也很精緻,是做曲線型的床腳。
 
 
 
下圖是在另一個房間看到的臥床,床腳是雕飾精美的小獸,我文疏學淺,看不出這是哪種動物,應該也有屬於中國古典傢具的典故。
 
 
 
屏風,大戶人家都有屏風,屏風藝術是中國家居生活富貴與藝術的展現。下圖的屏風是鎮館之寶——李春燁給女兒的嫁妝十二折紅木屏風,雕刻工藝十分精美。屏風上的文字是沾金箔寫成的,這字體溫潤有度,這些繁體字,看起來賞心悅目,非常舒暢。
 
 
 
下圖的屏風則是用玻璃圍起來,不清楚是出自什麼典故而有的屏風。上面的畫作應該也是老古董了
 
 
 
這是石牆,這牆的堆疊也很講究。
 
 
 
每一幢大宅的房間,管理當局都設有主題,其中一個房間是擺放當時的用品。
 

 

 

 
 
有一個房間講泰寧區怎麼蓋房子,還用心製作影片,說明蓋房子的祭祀儀式與工程的程序。
 

 

 

 
 
一直都在這五幢三進的建築群裡鑽,後來才有機會走出來,看到中間主幢的門面「四世一品」,是天啟皇帝賜封給李春燁家族四代享受一品待遇的榮譽。文化大革命時,當地的村民聽說紅衛兵要來了,於是把這些門排、石雕等抹上水泥,寫上「毛主席萬歲」等革命詞語,才躲過毀滅一劫。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類似的故事了,感謝這些村民的守護,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些古老的藝術文化。
 
 

 

 

 

 
尚書第外的風景。這是前一天傍晚我們趕到尚書第時,已經關門了。於是我們在尚書第旁溜搭,看看這附近的民宅景致,也頗有特色。我們發現這裡有好多井,這些井從明代用到現在,至今還有許多當地居民從這些井打水來使用。
 

 

 

 

 

 

 

 

 

 

 

 

 

 

 
 
某進士宅,可惜宅內沒有好好維護。
 

 

 

 
 
這裡的豆腐很有名,超級好吃。我很愛吃豆腐,所以特別開心。
 

 

 

 

 

 
 
這裏也有擂茶,跟我們苗栗的擂茶很不一樣。我以為是濃濃的茶香,沒想到是稀疏的料,不知道是各地擂茶特色不同,還是因為這是給觀光客喝的,所以特別稀疏。
 

 

這張照片焦距糊了。放這張照片,是因為這酥酥的東西放進去後,好像一碗小蟲蛹 XD

 

 
 
這裡雖是觀光區,但也很多當地居民在這裡用餐,價格不會高得離譜,還算親切。
 
 
 
吃完飯後,走到附近的護城河,可以看到殘留的古城牆一小片。
 

 

 

 

 

 
這兩天一夜的泰寧之旅就這樣結束了,尚書第真的是很推薦要來的地方。(完)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