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第九天的第一個鈴聲響了,啊,第九天了,我至今都還沒有全身細微流動的感受,只有粗重的感受,還得多用功才行。有朋友問我,有沒有什麼神蹟般的反應。我除了尾椎和髖骨痠痛後來一夜之間好轉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就是平穩地從早坐到晚、連續八天。我沒有期待什麼神奇的感受,也不求什麼神奇的感受。我只求身體能夠舒緩安泰。
關於平等心,我突然想到我今年六月去南京大覺寺時,有一處壁畫讓我忍不住拍照留念,後來這個壁畫的小故事就在這裡發酵。這是講《平等乞食》的故事,呼應我們每天都要聽上好幾遍的「平等心」。有資深內觀師兄提醒我,內觀講的「平等心」和「平等乞食」,這兩者的平等意義不同。內觀的平等心,講不貪求、不瞋恨;下面的乞食平等,是講不用特別帶著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決定乞貧或乞富。我想相同的是,心都要安住在平等法中。
平等乞食
佛陀時代,比丘靠著托缽乞食,行腳弘法。「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從不到富有人家乞食,他認為富貴來自過去佈施的果報,今生既已富有,何必再去錦上添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剛好相反,從不到貧窮人家乞食,他覺得窮人三餐都難以溫飽,何必再增添負擔。兩人極端的行為被佛陀知道,特別集眾開示:「乞富乞貧,都是心不均平,佛法應建立在平等之上,儘管世間充滿差別對待,吾人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才能自受用、他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