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084708_1166018036932498_2336301697506213888_n.jpg

 

第一次對「空性」兩個字有強烈的印記,來自達賴喇嘛去年(2020)十月為台灣信眾透過網路講授佛法。我當時還寫了筆記,他說:「你要有強而有力的思維,我花了六十幾年思維空性。」倘若連達賴喇嘛都要花六十幾年思維空性,這空性一定很難懂。我當下這樣想。

 

**

 

第九章 空性,而非空無

 

除非我們已經對心的不同面相有一些了解,否則瞥見空性不一定能帶來益處,有時候還可能會造成困惑,很多人便不知道可以如何理解它們。(p. 115)」明就仁波切如是說。看來,要了解空性之前,我要先了解「心的不同面向」。

 

於是,明就仁波切又開始講「間隙」。「間隙,也就是中陰的另一個用詞。(p. 114)」

 

為何這個間隙如此珍貴?比方說我們看著多雲的天空時,有一些雲會比另一些雲更明亮,有一些則會比另一些更灰暗;它們移動得有快有慢,成分散狀、變換不同形狀、消融於彼此。突然間,雲散開了,在一瞬間,我們能瞥見太陽。

 

雲層的散開就是一個間隙。

 

那些雲層就是心未經訓練時所呈現的正常形式,無止境地抱怨我們的生活、餐點、行程、病痛、過去的問題和投射。此外,這些念頭源自於我們過往的心理歷程和社會制約條件而生起,然後經過慾望、貪念、嗔怒、嫉妒、傲慢等情緒的塑造而穿過我們的心。層層浮雲流動著,飄移到心中,再從心中飄走,速度時而緩慢時而狂暴,製造出驚奇或是激發出恐懼。

 

我們有可能深陷於自我編造的故事情節中,甚至不去嘗試了解雲層的背後是什麼。或著,我們可能誤將這一連串流動如雲般的念頭,視為雲層下的本然心。但是如果我們留意的話,就會認識到這個間隙――介於念頭和念頭之間稍縱即逝的空間。(p. 113)

 

無論我們見到與否,太陽始終光芒萬丈。

 

留意到這個間隙,讓我們了解到,自己有著一顆不向外攀緣的心,不去執取愛恨得失的故事、榮辱的標籤、或是房子、某人或是寵物,這顆心便會從受困在重複循環之錯誤感知中解脫出來。

 

如果我們的心沒有受困在某個特定的道,或是執著於有限的一組身份,而能啟動和回應各種改變、欣賞無償,那麼我們就可以創造出有助於認出這些間隙的內在氛圍條件。(p. 114)

 

#空不是空空如也

 

了知我本具空性(essential emptiness)唯一的障礙是心之浮雲卡在對誰難堪的固著、卡在對角色的執著當中,而沒有能力或不願意讓這些雲飄過。(p. 120)

 

#不思維無常,人生將一事無成

 

明就仁波切是成長在佛教家庭的孩子,他很小的時候就被介紹「實相」的概念。

 

有一天,他在加德滿都看到一台紅色的腳踏車,目不轉睛地看著它,明就仁波切的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就抓到機會灌輸他佛法的概念:「死亡無常!這個玩具總有分崩離析的一天,他是會報廢的。緊緊地固著於一個不具長久性特質的客體對境,就好比試圖把空氣握在手中一樣,這是不會帶給你真正的快樂。

 

一般的父母可能會在情境許可下滿足孩子的願望,送孩子腳踏車並且問孩子開不開心。無形之中,開心擁有腳踏車畫上等號。

 

明就仁波切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試著要教導他虛空粉碎的概念。

 

放下那個玩具,不要執著它。」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教導他的孩子:「當我們執著於不會長久的事物時――無論它是玩具,還是喜愛的食物,或是特別的朋友或地點――我們都是在浪費生命。

 

「我沒有在浪費生命啊!」小明就仁波切想像自己這樣回答父親。他明白頭銜等本質的空性,在腳踏車上面卻看不到這些特性。

 

「空性(emptiness) 指的是事物並非如它們所看來那般堅固和真實。被我們握在手中的某些事物,看似全然堅固且不變,但其實這是個幻相。一切都一直在改變著,當我們去檢視,就會發現曾經以為的恆常和堅固,其實都是變化和流動。

 

空性並不會使得現象界(phenomenal world)變成『空無一物』。

 

持續不斷地認識出空性――超越概念而存在的了知和光明的明晰,就被稱為覺醒或證悟的狀態。」

 

#無生也無死的空性

 

認識空性,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脫離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或是在生活中不必負擔世俗責任。但是對於把自己的覺知放在哪裡,我們可以做出選擇。帶著由認識空性而生起的智慧,便能改變我們與情境之間的關係,甚至能改變那些無法改變的關係。

 

甚至能改變那些無法改變的關係,畫重點。

 

思維空性這個主題,和這篇閱讀筆記,整整花了我兩天的時間,反覆閱讀相關章節,節選自己的理解,一點一點做筆記。(待續)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