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084708_1166018036932498_2336301697506213888_n.jpg

 

明就仁波切九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就問他:「你是明就仁波切嗎?」

 

他才九歲,驕傲地回答道:「是的,我就是明就仁波切。」

 

接著父親繼續問:「你可以指給我看,是哪個特定的事物讓你成為明就仁波切?」小明就仁波切低著頭,從上身看到雙腳,再看看雙手,再想他的名字,再想到他與父母和兄弟關係中的自己,發現他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祖古烏金仁波切把找到「真我」這件事情講得讓人感覺像是一場尋寶之旅,明就仁波切便熱切地在岩石下、樹林裡尋尋覓覓。他十一歲開始在北印度智慧林(Sherab Ling)寺院學習,也透過禪修的方式找尋真我。(p. 31)

 

明就仁波切提到,在他13歲時,他明白標籤的價值會根據不同的狀況和社會共識而改變,他很確信他的名字、頭銜或身份都不是他;而真實的他,也無法用地位或角色來定義。

 

然而,明就仁波切在35歲秘密出遊時,沒有人認識他,沒有人對他頂禮,他在擁擠的火車上被推擠,他開始露宿公共場所,開始乞食,他有一種焦慮不安的錯位感

 

#焦慮不安的錯位感

 

我以一種緩慢、隨意的速度繞行,以為會有個安全的地方讓我停下來,也以為我一到達那裏,不舒服的波瀾就會止息。

 

事情並非如此,但我們卻經常被困在一種幻覺中,以為到達預先確定的目的地,就能終止內心介於中間(in-between)的這種不安感受。當我們不明白覺知的持續性,或者當我們明白這點卻還是失去連結的時候,令人焦慮不安的錯位感就會發生。(p. 101)

 

處於中間真正的意思並不關乎身體上的參照點,而是對於錯位感、拋下內心舒適區,且尚未到達恢復平靜之處的焦慮。

 

這裡明就仁波切又聊到中陰。不知道為什麼,關於前後的談話,我老聯想到,生命中尷尬的狀態。

 

就中陰的字面解釋來看,『處於中間描述的是一種無實體、非物質的存在狀態,且正處於希求回歸物質層面的過程。

 

從自身這個物質形體來看,我們就已經了解到那種自己什麼都不是或是誰都不是的經驗是相當難以忍受的。我們人類其實無法忍受這種可能性――除非我們覺醒,並意識到這種轉瞬即逝和流動的狀態才是我們真正的(p. 102)」

 

明就仁波切用「我是誰?」來開頭,旅行途中遇到難堪、舉措不安的狀態,仍舊一直問自己「我是誰」。他提到,「在這段旅途中,完全被忽視的感覺卻又讓我有點受傷,我的心直接跳回到天界,因為連我自己都可以嗅到傲慢的惡臭。(p. 94)

 

我看到天界來的傲慢惡臭,於是在旁邊畫線。六道輪迴是這樣應用的。

 

這位稱為明就仁波切的『,在瓦拉那西車站裡面焦慮不安。而這個被寂天菩薩(註一)問到――而這也是在問我們每個人既然我根本不存在,恐懼還能威脅到誰』或者,換個問法,『我是誰

 

然而 ……這個找不到在哪裡的『我』,本質上如同水一般透明,並且具有流動性,卻還是很容易受傷。

 

書裡反覆探討『我是誰?』,反覆回答『我』會什麼容易受傷――因為,我們容易不小心把自己當作箭靶。(待續)

 

**

 

註一:寂天菩薩是八世紀印度大師,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

 

若我自性有,於境有貪著;無少自性我,何因生畏懼?

 (譯註: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第九品智慧品」,如石法師譯)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