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新加坡】 法鼓山義工關懷活動 – 演同法師的分享

 

 

這個星期五下班的晚上,我去法鼓山道場參加法師關懷義工的分享活動。

 

這位法師叫做演同法師,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接觸佛法,後來去了台灣法鼓山僧伽大學唸書,然後在法鼓山出家。她這一趟回新加坡,也順便在新加坡的道場和義工們交流。

 

我當初報名這個活動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內容是什麼。我在新加坡看到法鼓山道場有活動,只要時間能配合,我就報名參加。

 

活動七點半開始,我匆匆趕到,在門口的鞋架看到滿滿的鞋子,看來已有上百位義工菩薩參加。

 

演同法師看起來很年輕,年約三十多歲。她分享了自己接觸佛法的過程,還有分享自己學習佛法的心得。

 

演同法師特別分享了我在法鼓山早已聽聞多遍但也背誦不出來的「四眾佛子共勉語」。我本來以為只是又一次的薰習過程,沒想到演同法師強調聖嚴師父的「提醒」之後,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演同法師要我們唸出聖嚴師父的提醒:

 

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把以上的二十句話(指四眾佛子共勉語)背誦下來!熟背過之後,還得反覆溫習它們的涵義。每天早晚背誦一遍,然後才能夠得心應手地隨時運用,應用自如。當有人埋怨指責你的時候、跟你計長較短的時候、忙得頭暈腦脹的時候,或者信念動搖的時候,請你都要記住這二十句話。

 

各小組在集合、聯誼的時候,或者在見到勸募會員、護持會員的時候,彼此要互相勉勵、互相問答,要隨時可以背得出來、答得出來,能夠背出來一定有用。

 

那會使你們左右逢源,無往不利。我在心裡,永遠為你們祝福。」(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二日講於北投農禪寺,原收錄於法鼓山小叢刊《佛子共勉語》)

 

當我跟著現場所有的義工們認真唸完這段話之後,就開始反省自己──我親近了很多好的法,但是常常境界來的時候用不上。如果記住這二十句話,就可以有很大的威力的話,那我是不是應該先熟記這二十句話。就算是土法煉鋼,至少從每天開始早晚背誦一遍開始。

 

信佛學法敬僧 三寶萬世明燈
提昇人的品質 建設人間淨土
知恩報恩為先 利人便是利己
盡心盡力第一 不爭你我多少
慈悲沒有敵人 智慧不起煩惱
忙人時間最多 勤勞健康最好
為了廣種福田 那怕任怨任勞
佈施的人有福 行善的人快樂
時時心有法喜 念念不離禪悅
處處觀音菩薩 聲聲阿彌陀佛

 

演同法師要我們跟身旁的義工倆倆交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法鼓山很強調思考與交流,每次活動都會希望學員要去思考,並且跟身旁的學員互相交流與分享。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意見波羅蜜」,真是醍醐灌頂。

 

聖嚴師父教導與人溝通的三項原則:

 

沒有請你提意見,不要想提意見;

請你提意見,不要不提意見;

提了意見,不要期待被採納。

 

法師很幽默,很自在地用Singlish 和家鄉人交流。”When you need to shut up, You shut up!” 接著大家笑成一團。

 

這場活動的目的是讓義工在道場中合作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溝通。這些分享,都可以讓義工有更好的圭臬來自我成長。

 

其中一個學員問演同法師說,在法鼓山當義工,和其他團體當義工有甚麼不同。演同法師分享說,在一般團體當義工,就是去付出勞動;但是在法鼓山當義工,會有「法」可依循。大家有共同的法,有共同的價值觀,跟共同成長的方向。法師這一番剖析,我覺得很受用,特別筆記。

 

其中有一個學員問說,當義工有衝突、沒有辦法解開的時候怎麼辦。這時候,另一個負責拜懺組的學員就開始工商時間,跟大家說每個月的什麼時間有拜懺的活動,歡迎大家來參加。在接觸佛法之前,我也不明白「拜懺」的好處,以為「拜懺」很迷信,或是很教條。後來接觸法鼓山之後,才明白「拜懺」真是很好的工具,只是我有時候也沒有用上。

 

倒是前一陣子因為一件事很生氣,我晚上十點氣噗噗,就把慈悲三昧水懺這部經典拿出來逼自己唸。反正都睡不著,氣噗噗的頭腦一堆雜亂的唸頭,管理唸頭的一個方式,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以化解的地方(不是注意在火上加油的地方)。

 

最後,法師還送每個人一本【自在人生-聖嚴法師108自在語(一)】,中英文雙語版的。新加坡人受英文教育長大,普遍中文都不好,看中文很吃力。法師就準備中英文雙語版的書送給大家。

 

這本書裡面有插畫,是我沒有看過得自在語版本。

 

每次義工活動,這些遠程來訪的法師們都很用心。常啟法師帶了他寫的書【菩薩行──維摩結經的智慧】,我很努力看了,但是還看不太懂。

 

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來訪時,也是送給義工一人一本他寫的書【從放鬆到放下】,我還沒有時間看。

 

演同法師沒有出書,但她千里迢迢為家鄉道場的義工們扛了自在語,一人一本,和大家結緣。

 

法鼓山的道場,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很用心。非常讚嘆一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可以做得這麼好。實在有太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我非常感謝在新加坡可以常常去法鼓山的道場,把過去在香港沒有太多因緣接觸香港道場的遺憾,彌補起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