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6113342_52546.png

 

2022年的第一堂佛法課,是淨空法師授課《大方廣佛華嚴經》演講集 的第1464卷,續講第十一品淨行品。

 

https://ourartnet.com/bud/1217-a8/1217-a8.a.asp

 

這一品,淨空法師講了「宇宙萬有、生命從哪裡來的?」的大哉問,這是我一直探索的提問。我多麼幸運,剛好今天閱讀到這個片段。

 

宇宙萬有、生命從哪裡來的?《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從一念不覺而生的,一念不覺就叫做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講宇宙的形成,生命的來由,三細六粗。三細六粗在時間上來講,億萬分之一秒就形成了。』淨空法師答道。

 

我該如何表達我的驚訝呢?真的是驚嘆號連連,倘若用於文字表達又顯得浮誇,但內在的驚嘆著實如此。如果不是去年有比較密集的打坐練習,我應該還無法體會這段文字。

 

所有的現象都是動的,沒有一樣東西不動。什麼東西不動?法性不動。法性好比我們現在講的真空,真,它不動。真空裡面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動的,為什麼?無明是動的。所有一切現象統統是從無明發生的,它的體是動的,它所發生的現象哪有不動的道理?現在科學講波動。整個大宇宙,在佛家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波動的現象;除了波動之外,什麼都沒有。這近代科學家講得正確,佛經上就是這個說法。

 

所以你知道真相之後,你就不動了,你再不會起心動念,再不會有分別執著,真正覺悟了,空觀,覺悟了。知道萬事萬象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還會跟人計較嗎?到這個境界你的心定了,你才真正能做到自在隨緣。

 

順著淨空法師的講解,然後他說「你就不動了」,這五個字鏗鏘有力――你就不動了

 

佛教不是一個宗教,佛教是教育。」淨空法師說。後面是今天這一卷上課的筆記。

 

  • 《大學》裡面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禪定是翻的梵語的名詞,禪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有觀的意思、明瞭的意思。

 

  • 《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不著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定;不著相就是觀,如如不動就是止,止觀雙運,觀中有止,止中有觀。觀是慧,止是定,觀是什麼都清楚、都明瞭,止是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哪有分別執著?佛法裡面講修行,修什麼?就修這個。

 

  • 念佛法門,修淨土的,我們修什麼?《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就是止,不亂就是觀;一心是定,不亂是慧,定慧雙運。

 

  • 佛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生滅同時」,有沒有生滅?有生滅。有生滅,幾乎沒有辦法覺察到這個生滅的現象,所以我們看到相續相以為是真實,實際上統統是生滅的相續相,速度太快了。

 

這「生滅」的概念,是講物理,真是太有趣了。佛法是一門科學,詳細講解建議看這一卷的原始講稿。

 

最後,這堂課用這句結尾:「整個大宇宙,在佛家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波動的現象;除了波動之外,什麼都沒有。」。(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