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084708_1166018036932498_2336301697506213888_n.jpg

 

明就仁波切生長在佛學世家,從小聽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講佛法,在他六、七歲以前,他的父親就跟他說過:「地獄道是一種心的狀態,不是一個地點。」

 

「地獄真正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認識到嗔怒會帶來自我加強的懲罰。」「當我們出於憤怒而行事,就是在懲罰別人和我們自己。我們的平靜蒸發了,我們的內心封閉起來,給予和接受愛的能力當場凍結住了。在此痛苦之輪中,我們神經質的轉動(neurotic spinning)裡便含藏著解脫的種子,而生在人道就提供了覺醒絕佳的機會。(p. 92)

 

明就仁波切在六、七歲時拜訪大哥確吉尼瑪仁波切(Chokyi Nyima Rinpoche)在加德滿都的寺廟,有一位老喇嘛被指派帶他參觀寺院時講解六道輪迴圖。小明就仁波切聽老喇嘛一直講

可怕的地獄道和餓鬼道、講人生的痛苦時,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學習的是禪修脫離輪迴,清楚地知道老喇嘛沒有說怎麼做可以脫離輪迴,於是焦躁不安,拔腿就跑。

 

明就仁波切從小有父親灌輸他正確的觀念,然而,我從小對「地獄」與「輪迴」的認知,都還只是停留在類似「做錯/壞事(死後)打入監獄」等審判的面向;長大以後,才慢慢理解地獄指心理狀態,不用等死亡之後才會進入地獄。

 

**

 

#關於六道輪迴

 

在輪迴圖中,六道是以痛苦的輕重程度來排序,儘管我們的經歷並不會有特定順序,但也不該太照字面去理解它們。舉例來說,我們不需要變得富有才能知道天道的特徵;此道的顯著特徵就是經常會造成獨樹一幟的分立,而財富可以讓某人有別於或是凌駕於他人。(p. 93)

 

明就仁波切從小備受禮遇,正是這些狀況促使他冒險進入匿名遊方的不確定性。因此,在伽耶火車站和列車上,他形容:「孤獨所帶來的震驚,感覺就像是地獄道。」當他逃出寺廟卻沒看到預約的計程車時,「進入了畜生道的無明狀態,沒有理性;在未加檢測其來源或影響就對聲音做出反應,又讓我回到畜生道的心。我內心渴求保護的那份貪婪,就是貪得無厭的餓鬼道。阿修羅道展現的則是嫉妒,此道眾生對於想要生在天道的希求從未止息。

 

明就仁波切說,他孩童時嫉妒的對象是那些在社會上比他擁有更多自由的人,渴望躲開照顧者的警戒目光。可是在旅程中,被人忽略的感覺又讓他有點受傷。他如此描述:「我的心直接跳回到天界,因為連我自己都可以嗅到傲慢的惡臭。(p. 94)

 

所以我們該如何理解六道輪迴呢?明就仁波切繼續解釋如下:「我們都知道負面情緒的破壞力。認識輪迴中的每一道,是為了對心的流動性有所了解。

 

這個輪轉的重點在於循環性、持久性和痛苦。然而,每一刻也都帶來覺醒的機會。如果沒有意識到為什麼自己的行為會是我們所做的那樣,反覆出現的行為就會強化我們持續流轉於輪迴的模式。我們今天的行為,傾向於附和昨天認為自己是誰的想法,而這個行為的延續,則限制了我們改變的能力,並將我們的傾向轉化成認為事情不可改變的模式。這就是業力的本質。

 

直到我們學習如何檢視自心,並引導自己的行為之前,業習傾向都會迫使習慣再次種下它們的種子。

 

六道能幫助我們從動態的角度去認識情緒,而不是以我們性格不變的面向去認識。

 

關於六道輪迴的圖和解說,可以參考這片文章《生死之輪:圖解藏傳佛教六道輪迴圖》。明就仁波切在書中提到:「每一道都以其主要的煩惱為特徵;而每一種煩惱都有被轉化為智慧的力量。

 

關於六道輪迴的畫作,相傳是佛陀親自指導而繪成。詳細故事請看《佛教的世界觀 – 從六道輪迴圖說起》詳見連結內容,後來發現這來自台灣大學的佛學數位圖書館。挖塞,除了宗教團體之外,台大也有這種東西,真厲害。

 

下圖是我去重慶大足石刻的六道輪迴圖,當時有看沒有懂。

 

IMG_0130.JPG

 

找到一張我跟六道輪迴圖的合照,六道輪迴圖在右手邊的角落。

 

IMG_0136.JPG

 

我去了西藏三次,拜訪過中國許多佛教聖地,卻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六道輪迴的意義,過去總誤會六道輪迴是在講懲罰。所謂佛法的正知見,真的很重要啊!(待續)

 

152274649120147322po7p1.jpg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