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是大陸今年夏天非常熱門的電視劇,全長43集,是一部非常好看、非常勵志也非常溫暖的作品。
這部戲講三個女人在三十歲這個時點,各自在人生不同階段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三位演員童瑤、江疏影和毛曉彤都演得很好。
導演張曉波也是個攝影師,難怪他的拍攝畫面都很有感覺,有不同的光影帶來的溫暖與悲涼,印象深刻;編劇張英姬,是1986年的年輕編劇,寫作細膩又精準,故事的埋伏層層堆疊、邏輯清楚有脈絡。插曲的配唱叫金池,配樂和歌詞都帶著現代都會感,有大城市的孤單,也有摩登的瀟灑。
編劇說,「人到三十,到處是委屈求全」。我覺得這部戲的好看,在於每個陰影旁都有光。也是攝影師的導演張曉波很會拍各種光影,給不同場景和不同故事線設計專屬的光。每次看到某種光,大概可以知道導演接下來的舖陳,這樣的節奏,讓我覺得我看這齣戲時,能跟著導演的拍攝節奏一起呼吸。
第一篇的分享文,想寫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在上海打拼八年之後,沒有賺到錢也沒找到感情的寄託,於是依照跟家人的約定,老老實實地回老家過生活。
第三十一集,三十三分,漫妮走在家鄉小鎮的石板路上,去找于伯聊天談心。
漫妮問:「于伯,你說我在上海的時候,覺得那兒不是我的家。現在我都回來了,我就覺得家更不像家了。」
于伯抬起頭望望天空,慢慢地回答道:「前兩年,我這小閣樓租給過一個海員,住了不到一年就又回到船上去了。他說,每次出海就在一條船上三年兩載,哪條船也不是家,到了岸上也是走哪兒算哪兒,越漂越找不著家了。」
漫妮問:「那後來呢?」
于伯繼續說道:「後來想明白了,所有選擇漂的人,在走出家門那一刻就要知道,往後,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了,得撐起你自己的天。要是這點勇氣都沒有,趁早別出去。爸媽嘴裡說的故鄉是後路,聽聽也就算了。」
于伯站起身來往漫妮靠近說:「那天我在生日宴上看出來了,這姑娘是逃回來的。」于伯帶點責備又心疼的表情看著漫妮。「別逃,逃跑是最沒用的。」從嘴裡吐出這幾個字,給漫妮打了一劑強心針。「回吧,我要關門了。」不等漫妮回話,于伯要她回家,其實就是鼓勵她回上海繼續面對她原本想要的生活與迎接而來的挑戰。
這段對話是整齣戲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句,或許是因為我在香港旅居的狀態,于伯的話打到我的心裡。
「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你得撐起你自己的天。」這句話也送給所有在世界各地漂泊的朋友,即使一個人,也可以自己是自己的家,可大可小,但一個人,也是家;一個人的家也可以很溫暖,可以有安全感,可以有歸屬感,可以安在。
希望所有因為漂泊而徬徨的人,都可以聽到于伯這段話,感到安在。
寫完心得筆記之後,才發現網路上也有人把于伯這段話整理起來。可見這段話應該戳中很多漂心。可見編劇的筆尖有多細膩又精準,下一篇再講這個年輕又有才華的編劇張英姬。(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