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立秋了,從一月底開始寫節氣筆記至今,從立春到立秋,地球已經繞著太陽滾半圈了,天氣從冷颼颼變成熱呼呼,雖是立秋,太陽仍然很大。
今天介紹的是王維的《山居秋暝》,應該是國中或高中背過的詩,覺得很熟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開頭,把我從香港繁忙熱鬧、講求效率與名利的生活環境,拉到王維最愛的隱士之山,遠離塵囂的空山。作者蒙曼還提到王維寫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從這裡呼應第三聯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可以知道王維喜歡寫空山,喜歡用聲音和影動帶出畫面裡沒有人的山,卻有人的氣息,帶出畫面的含蓄與空靈。
月亮,松樹,泉水,石頭,都是王維在山裡行走時,烙印在他心裡的景物,於是他寄予感情,說月亮是明月,說泉水是清泉,月下有松,泉上有石,除了勾勒出山間清爽的景色之外,還點出精神的追求。
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王維講給自己聽,說淡泊名利的話,就歸隱山中,遠離喧囂汙濁,享受山居秋暝。
作者蒙曼提到,古往今來,傷春悲秋,正是文人本色,也是文人情懷。立秋選的詩講「天氣晚來秋」,講入秋後的晚上逐漸有涼風吹來,講的是生活的舒暢。當天氣漸涼、慢慢入寒,不同的景色勾動詩人的情緒記憶,於是感受開始悲涼。
小時候念這些詩,只是背誦與記憶,卻無法體會。現在看這些詩,想這些詩人提到的舒心暢快,都是人生的提醒。
今天立秋,中醫師說可以買些梨來潤肺,我等一會兒就去市場買梨子煮梨子水喝。現在身體健康最重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