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218.JPG

 

唐代詩人李賀有一首《雁門太守行》,描寫雁門關的戰爭情景。查了這首詩,才發現李賀享年僅27歲。學生時代閱讀這些詩句,對於這些歲數一點感覺也沒有,現在都要奔四了,再看李賀,才有英年早逝的感慨。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南北朝詩人江淹有一首《古離別》,寫愛人的離別之情。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
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
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
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走到雁門關,下一步就要出塞,塞上風光,說是壯闊卻也悲涼。有戰爭的時候,刀光火箭、戰場廝殺一片;孤守空城的時候,異地淒涼,相思苦難受,加上物資簡陋,倘若還有外敵相逼的困境,那真是難受。

 

出塞前,還看了文定堂、武安堂、鎮邊祠、忠武堂和偃公堂。歷代曾經在這裡殺進殺出的將軍,非常多。

 

DSCF1928.JPG

 

文定堂,供奉北宋名將張齊賢。

 

DSCF1933.JPG

 

DSCF1934.JPG

 

武安堂,供奉着戰國第一守關大將李牧。

 

DSCF1935.JPG

 

DSCF1936.JPG

 

忠武堂,供奉楊家將的所有將領。

 

DSCF1938.JPG

 

偃公堂,供奉着鎮守雁門關最早的將軍。

 

DSCF1941.JPG

 

鎮邊祠,為了紀念李牧將軍修建的。

 

DSCF1942.JPG

 

參拜完鎮邊祠,就準備出關,進入塞外了,下圖是天險門。

 

IMG_1219.JPG

 

下圖可以看到天險門的城牆非常厚,門內的通道上鋪著青石,青石上有深淺不一的車輪輾壓過的痕跡。

 

DSCF1943.JPG

 

天險門上有一個「雁門閣樓」面對關內,就是我們從南門一路往上走的這方。閣樓兩旁各放了一個大鼓。

 

DSCF1945.JPG

 

這個閣樓是木製建築,可以看到中國木製古建築的屋檐上翹的飛檐、榫卯結合的斗拱,還有古典顏料青花石磨成的青花色作對聯底色。

 

DSCF1947.JPG

 

另一方就是關外,面對關外的右手邊就是「關署」,這區建築群是近代仿製建築物。

 

DSCF1946.JPG

 

雁門閣樓的東方,可以看到一座雁塔。原本的雁塔在1937年被毀(真可惜),現在這座建築物是1989年重建,2010年補建。雁塔是供士兵巡查、瞭望用。

 

DSCF1944.JPG

 

雁門閣樓的西方,是西城門的威遠樓。

 

DSCF1949.JPG

 

我們先往雁塔處走。雁塔是瞭望用,在山勢的相對高點。往遠方看去,可以看到天險門西方的西城門威遠樓,在往遠處看去,小山峰上的凸點,就是烽火台了。看到烽火台,就想到周幽王的褒姒,小時候聽到的歷史故事。要是在這麼冷的天大夥兒以為周王遇難匆匆跑來集合,沒想到是被人耍了,肯定超不爽。這長城所在之處偏北,植披不高,早晚溫差大,秋冬以及早春之際都偏冷,在這裡生活都裹著厚厚的衣服,室內還要有暖爐,在室外行軍,肯定辛苦。

 

DSCF1950.JPG

 

雁塔另一個方向看去,這應該是「丘壑」的概念。複習一下國文:

 

丘壑,指山峰與河谷。

 

胸有丘壑,一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二指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

 

DSCF1951.JPG

 

這裡的長城主體主要是在明代所建。我們繼續往前走,登高望遠。

 

DSCF1952.JPG

 

前方山凹處就是地利門寧邊樓,在往遠方去就是西城門威遠樓和烽火台。地利門右手邊就是瓮城,瓮城再往前就是邊境街,這條街的建築群是仿古建築群。

 

DSCF1953.JPG

 

下圖是從雁塔處往下走,回頭望的角度。可以看到城牆很寬,主要是因為雁門關是主要關口,所以城牆都特別厚。城牆上方都可以站很多士兵,也有足夠空間放炮台等裝備。

 

DSCF1954.JPG

 

此處是地利門寧邊樓上的炮台和旗幟。

 

DSCF1955.JPG

 

DSCF1956.JPG

 

DSCF1957.JPG

 

DSCF1958.JPG

 

DSCF1959.JPG

 

走道地利門下方,面向關外處往上看,可以看到此關口建築高聳。天空開始下起小雨。

 

DSCF1961.JPG

 

城牆一角擺的是衝撞車,就是我們看電影或電視,講到敵軍要攻撞城門時所用的衝撞車。這台衝撞車看來是小號的,像地利門這樣大的關門,這小號衝撞車應只能敲敲門用。

 

DSCF1960.JPG

 

地利門往右手邊走,就是「雁門關」口,左右鑲嵌磚鐫聯語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這副對聯還是明朝繁體字所書寫,這一片牆讓我看了很久。朱元璋在1386年正月於南京稱帝,即明太祖,年號洪武。從明洪武(1386-1399)到明萬曆(1572-1620)年間,多有興建與修復。

 

DSCF1963.JPG

 

剛剛我們走過三道關,從天險門、地利門,到這裡的雁門,有三道關口,關口建築群主要是在明朝擴建。歷史上,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都曾在雁門關長城沿線與中原守軍作過戰。

 

側著雁門關牆角往上看,可以看到沿著山勢而建的長城高聳直上,粗厚堅固,抵禦過無數外敵。

 

DSCF1964.JPG

 

在往前走就是邊境的貿易小街,一個角落看到現代製成的木製雲梯,給遊客觀賞。這個雲梯在電影或電視劇中也常看到,就是要攻城門時,把人透過雲梯送到城牆上,可以射箭、發射火炮或是直接跳入城牆內進攻用。

 

DSCF1965.JPG

 

這是邊貿街的起點,觀光客主要從這個入口進來。

 

IMG_1221.JPG

 

御馬泉。傳說李自成的部隊路過這裡,軍隊帶的水都喝完了,李自成的戰馬突然仰天長嘶,在地下刨出一個大坑,坑內流出一股清泉,解決了部隊的飲水問題。李自成親筆在此留下「御馬泉」三個字。這泉好古老唷~

 

IMG_1225.JPG

 

這裡還有個趵突泉,泉口所在處建了一個亭子,因為下雨,一堆遊客躲在亭子裡避雨,我匆匆忙忙也沒拍照。上網查才得知,明代萬曆年「代州志」寫道,此泉「平地突出,如猛獸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從寨北流入桑乾河,千百年來是守關將士的飲用來源。景點標示寫「豹突泉」,導覽地圖上則寫「趵突泉」。這裡還有一個導覽地圖,寫說這附近有「健行登山步道」。有機會沿著這些登山步道看關內外的風光,應該挺有趣的。像我們這樣的觀光客,只能看看就好。

 

IMG_1220.JPG

 

這裡有個雁門關村,清朝叫明月樓村,民國初年才改成雁門關村,是中原與塞外的分界點。村民記憶中的人口,由最多的二百多人,到現在的三十多口。雁門關村處在這樣一個地處特殊區域的「邊關村 落」,依附著雁門關生存下來。早年貿易發達,但山勢險陡,入中原之後有一段陡坡,上坡不易、下坡更難,特別是冬天下雪、道路濕滑時,下坡的貨車常常有翻覆的狀況。

 

《代州志》有一段描述;「路險而多峻嶺,稍夷而多激湍,入冬則堅 冰塞途,車馬蹭蹬而不易度也。

 

因此,這裡的村民發展出「護關」的職業,過去的車都是鐵甲車(木輪外裹著鐵片)不具備刹車功能,下坡的貨車常常有翻覆的狀況,特別是冬天地上鋪霜或雪溶時,濕滑易摔。村民拿著木製磨杆到關頂等生意,將磨杆橫綁在車輪前,同車輪一起摩擦,達到減速刹車的作用,護送貨車走完沿途約一公里下坡的山路,直到平坦處。

 

民國初年,沒有這種「鐵甲車」,也就沒有護關的需求,於是當地的人民就改種田。由於這裏海拔高,氣候寒冷, 能生長的農作物很少,主要能生存的作物就是馬鈴薯。

 

曾有一無名氏所作的《關外吟古詩》這麼描述:

 

雁門關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種麻。百 里並非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說與江 南人不信,早穿皮襖午穿紗。

 

現在的村民因為景區的開發,收入來自餐館、小吃和批發來的農產品。我們在邊貿街行走時,正好天空下起小雨,風一吹就特別濕寒。正好有幾攤小販在賣現磨的杏仁茶和薑茶,我們就上前買了一杯暖暖身。小販帶著厚厚的帽子,穿著厚厚的褲子,腰上還圍著棉被般厚的圍裙保暖,臉頰上被吹得紅通通的兩塊,邊泡杏仁茶、邊跳動身體取暖。

 

很可惜這個雁門寨村並沒有開放遊客參觀,我們僅是經過,從村牆外看這些石頭砌成的古老屋牆,懷想曾經。

 

IMG_1223.JPG

 

IMG_1226.JPG

 

雁門關,有「中華第一關」的美譽,屬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關隘,就參觀到這裡。下一站,我們要前往大同的雲岡石窟。(待續)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