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200.JPG

 

中國長城修築歷史,從戰國時期開始,經秦、漢、唐、隋、宋至明朝達到顛峰,這當中少了元(蒙古)、清(女真)兩個朝代,因為長城防的就是這些遊牧民族。元、清兩代修繕長城,主要以商隊往來驛站關口為目的。

 

秦始皇當上皇帝之後,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一直是秦始皇的心頭大患,為謀求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秦始皇下令將六國在戰國時期修築防範其他國家的長城連接起來。

 

3p7n0004191599446p86.jpg

 

西元前214年,蒙恬在奪回「河南地(見上下圖)」及榆中後,就開始在北邊沿黃河修築長城。此後,大規模的修築完全展開。

 

3p7n0004193o42s4o6r6.jpg

 

首要修築長城的勞力,來自大將軍蒙恬擊退匈奴之後,留下三十萬大軍戍防邊境並同時修築長城,歷時九年多的時間完成。這九年來,軍人們留守邊疆,可以想像逢年過節時,家人不在身邊的思念。三十萬大軍還不夠,第二批勞力來自強迫徵調的民夫,約有五十萬左右,是修築長城的重要力量。小時候聽到孟姜女哭倒長城,哭倒的是山海關這段長城。第三批勞工來自發配充軍的犯人,在秦漢時候,專門有一種刑罰叫做「城旦」,就是被罰去修長城的人。經過數十萬民夫的日夜勞作,歷時數年,秦始皇修建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242dd42a2834349b59c8b7c9c7ea15ce37d3beb4.jpg

 

今天要去看的是山西的雁門關。小時候看金庸《天龍八部》,我最愛的金庸男主人翁蕭峰阻止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侵宋,悲壯自盡的地方就在雁門關。(我突然覺得,藍正龍可以去拍天龍八部演蕭峰,應該超帥。恩,離題了。)

 

蕭峰脅迫耶律洪基當眾立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隨後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爲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登時氣絕。

 

暨2016去襄陽看郭靖曾經死守的襄陽城,今年來山西看蕭峰悲壯自我了斷的雁門關。

 

清明過後,即將穀雨,北方的氣溫在零度到十度之間。我們風塵僕僕地來到山西代縣以北約二十公里處的雁門關。雁門關在句(勾)注山上,句注山屬恒山山系,下圖可以看到雁門關所在的地勢圖,雁門關北方是大同盆地,南方忻定盆地,兩盆地之間被橫亙東西的恒山山脈相隔,雁門關附近的山勢趨緩,是扼守兩盆地之間重要的通道。

 

雁門關右下角是五台山,是我們隔天要去的地方。下圖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山勢圖,可以看到恒山山脈右下角是五台山,五台山再往右是太行山,接著就是華北平原。

 

6a63f6246b600c33c8b70784144c510fd8f9a1b4.jpg

 

雁門關是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角力的前線,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說雁門關 「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雁門若失,則忻定、太原無險可守,三晉不保,又可南下進取中原。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的戰事達上千次,可見爭奪的激烈程度和其重要性。

 

b3119313b07eca8008cbe0ab9f2397dda04483b4.jpg

 

以上幾張地圖,是摘錄自網路地圖帝】的文章《山西的雁門關對中原來說,意味著什麼?》。看著他的地圖閱讀歷史故事,非常精彩。謝謝他的網路文章,我擷取他的圖片,和部份文字整理到我的旅遊筆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他的網頁去看他的作品。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曾在雁門大破匈奴十萬鐵騎。

 

西漢初,韓王信在大同反叛,勾結匈奴欲取太原,漢高祖劉邦親征,追擊至雁門關外,結果被困于白登山。衛青、霍去病多次出雁門關北擊匈奴。

 

漢元帝公元前33年,已到垂暮之年的呼韓邪單于長途跋涉來到長安,願意當漢元帝的女婿,元帝便將王昭君賜給單于,在雁門關有了歷史流傳的「昭君出塞」。

 

東晉十六國時,北方各方勢力盤據,爭打不斷,最後北魏統一了北方。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行漢化,留在舊都平城(今大同)的太子不願意,就派兵把守雁門關,分庭抗禮。

 

五代十國時,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遼(契丹)。

 

唐玄宗末年,西元755年,「安史之亂」安祿山的叛軍佔領山西北部時,郭子儀率大軍平定雲中、朔州等地,並開闢翻越過雁門山上的東陘關,然後過井陘,進入河北境內。

 

北宋時,雁門一線成為與遼國的分界線,然後就有了楊家將鎮守三關,楊業雁門關外大破遼軍,北伐不利最後戰死於雁門關。

 

歷史上的雁門關,故事太多。

 

下圖是雁門關景區的導覽圖,我們是從南門進入景區,一個遊客也沒看到。後來才知道景區的重點集中在北方入口,觀光客都從北方入口進入雁門關景區。

 

DSCF1885.JPG

 

下圖是阜戈寨,現代建築,買票的入口。

 

DSCF1883.JPG

 

接著進入阜戈寨民俗村,應該是淡季的關係,一個人都沒有。看這些房舍可以想像,當年關口處也是貿易發達的市集,有南北方的貨物在此集中交易買賣。北方遊牧民族帶來草原的牛、馬、羊等乳品、皮毛,中原漢人北上帶來絲綢、棉麻、中藥材、茶葉、工藝品等進行交易。這裏的商行、客棧、飯店、酒肆、錢莊、當鋪應有盡有,現已成為集中展示邊關軍需、貿易和民俗風情的主題村寨和影視拍攝基地。

 

DSCF1884.JPG

 

DSCF1887.JPG

 

DSCF1888.JPG

 

這個晉蒙會館也是仿古建築,依稀可以懷想北方土建築當年的風貌。

 

DSCF1890.JPG

 

IMG_1232.JPG

 

繼續往前走,遠方可以看到雁門關和長城所在處。有一段距離,為了省時間,觀光客的操作肯定是從北方入口進遊覽區。

 

DSCF1891.JPG

 

分道碑,立於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國現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規則碑」。乾隆盛世之際,雁門關道南段原有的一條路已無法滿足往來車輛的通行需求。於是代州知州只好另開車道,立碑示眾。碑文曰「雁門關北路緊告山崖,往來車輛不能並行,屢起爭端,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勢,于東路另開車道,凡南來車輛于東路行走,北來車輛由西西路徑由,不得故違」,從而合理地分開了上行下行,有效地緩解了交通壓力。這碑文正是當時「關道」繁忙程度的真實寫照。

 

《雁門關志》記載:清統一中國後更加強了 各國、各民族間的交往,邊貿經山西商人進一步 開拓,成爲中國連接歐洲的重要商路,商品交流 盛況空前,成爲「絲綢之路」衰落後的另一條陸 上國際貿易商路,在這種貿易中晉商成爲其中的 主要角色,特別是中俄貿易,幾乎由晉商操縱。 晉商從全國各地採購貨物,經雁門關運出,一路 以張家口,轉運至恰克圖;一路經殺胡口亦運至 歸化城而轉恰克圖,與俄商貿易,進而進入歐洲 市場。

 

碑文內容如下:

 

雁門關北路緊靠山崖,往來車輛不能並 行,屢起爭端,爲商民之累。本州相度 形勢於東路另開車道,凡南來車輛於東 路行走,北來車輛由西路徑,由不得故 違,於就未便特示。

 

DSCF1892.JPG

 

我左顧右看,這分道也記是眼前這兩道,也都是小徑。想必以前是咽喉小路,只有其中一條,也不給擴闢,來往車輛卡在中間,必定有所爭執,後來才開一條新的道路,解決馬路繁忙。

 

DSCF1894.JPG

 

盤古石,是一塊天然的奇石。是說雁門關乃千古名關,但究竟始建於何時卻無明確的史料記載,目前能夠見到的最早記載就是《穆天子傳》中所記述的西元前960年。然後呢,就有一顆石頭,上面有清晰的古繁體「雁門關」三字,傳說是盤古開天地時的神工鬼斧。超扯的吧!

 

DSCF1899.JPG

 

拐個彎進去看,盤古石就長這樣,超唬爛。

 

DSCF1900.JPG

 

壯士亭。1926年初,直奉晉三方聯軍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晉軍在大同失利後,退守雁門關,戰役持續3個月,最終在直、奉兩方的助攻下,國民軍敗退山西,晉軍勢力由此擴展至綏遠(今內蒙古中部)。此戰晉軍傷亡甚重,閻錫山特建壯士亭並親筆題字以示緬懷。民國初年的歷史故事,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段歷史,因為這些事太靠近我們生活的年代,這些歷史的發展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同角度的人說不同的歷史故事,血淋淋的事實,少了距離去懷想的美感。

 

DSCF1902.JPG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旁還沒解凍的冰塊。可見晚上都是零度以下,這裡的樹葉都已經掉光,只剩下裸露的樹枝,乾枯枯地在冷風中挨著,等待春天的降臨。

 

DSCF1895.JPG

 

DSCF1898.JPG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雁門關越來越進了。這裡地處北方,連山口上的岩壁肌理,都顯得粗曠。

 

DSCF1903.JPG

 

嘖!雁門關地處高處,我們轉個彎後就看到這個往上的斜坡,可以看到地上有好幾道車輪的痕跡。剛剛才講西元前214年蒙恬經過這裡大戰匈奴,兩千多年以來,有多少車輪輾壓過這段道路,有戰車,有貨車,也有無數往來商旅、戰士的足跡。類似這種歷史痕跡深刻的景象,都能讓我佇立良久,印象深刻,要在現場站上好一片刻才能繼續往前走,久久不能忘懷。

 

IMG_1196.JPG

 

 

 

斜坡處擺放了一個木製推車當背景。細看這個木製推車,車輪的邊框有鐵包裹著木輪,減少摩擦與損壞,推車的邊邊角角處都撲滿鐵片,增加推車的耐磨度,非常有歷史臨場感。看再多關於戰場邊防的書籍與影片,都比不上親自在這裡站上幾分鐘的感受。

 

DSCF1909.JPG

 

 往前走幾步之後回頭往下看,說關口都要在地形險要之處,這陡上的斜坡,配上遠方一重又一重的山坡,真是壯觀。王昭君在此出塞,要遠離家園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嫁給一個老頭子,想必很悲傷。回頭要哭喊,荒漠中也沒什麼人聽到。

 

DSCF1911.JPG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到了。這超壯觀的關口,要整個人向上仰望,才能盡入眼簾。

 

DSCF1913.JPG

 

雁門關驛站,位於雁門關鎮邊祠南側的窯洞院。窯洞是因為山西多是黃土,人們把黃土壁開洞住進去,就叫窯洞。窯洞院正北6孔,東側3孔,東北角2孔,共11孔窯洞。主要建築有將軍洞、帝王洞、公主洞、雅士洞。

 

IMG_1213.JPG

 

 

DSCF1914.JPG

 

DSCF1915.JPG

 

DSCF1916.JPG

 

將軍洞接待過李牧、郅都、衛青、霍去病、李廣、郭諒、杜茂、劉琨、牽招、李大恩、張公謹、薛萬徹、李靖、薛仁貴、李克用、潘美、楊業、張齊賢、楊延朗、徐達、陸仲亨、周遇吉等22位大將。

 

DSCF1917.JPG

 

DSCF1918.JPG

 

DSCF1919.JPG

 

DSCF1920.JPG

 

帝王洞接待過周穆王、趙襄子、代王、趙武靈王、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北齊文宣帝、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後唐太祖、後唐莊宗、後漢太祖、宋欽宗、明武宗、大順皇帝、光緒等22位帝王。

 

DSCF1922.JPG

 

DSCF1923.JPG

 

DSCF1924.JPG

 

DSCF1925.JPG

 

公主洞接待過西漢竟寧公主(王昭君)、東魏蘭陵公主、隋義成公主、唐咸安公主、唐朝太和公主等5位出塞公主。當公主也不一定好命,要被拿來當作和親的工具,嫁給草原上的老先生,老先生死了之後要嫁給老先生的兒子或兄弟,或是把老先生政權推翻掉的人。

 

DSCF1930.JPG

 

雅士洞接待過婁敬、蔡文姬、李白、沈括、元好問、傅山、朱彝尊、顧炎武、徐繼畲等歷史名人。李白、沈括和顧炎武我比較熟(^0^),李白到處玩到處喝酒,真是快活。

 

DSCF1927.JPG

 

DSCF1928.JPG

 

DSCF1929.JPG

 

這篇文章先寫到這裡。即將出塞,出塞前歷史故事已經寫一堆,雁門關遊記,下回繼續。(待續)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