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的是三清山,黃山的姊妹山。
 
三清山風景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總面積有229平方公里,由十個大的風景區組成,其中以三清宮景區、玉京峰景區、西海岸景區和南清園景區最為著名。三清山全山山體由花崗岩構成,山上石峰千姿百態,景觀類似黃山,又因為毗鄰黃山,所以有黃山的姐妹山之稱。
 
因緣際會,我們從三清山北方的登山口上山,也不小心走入明朝的歷史。下山之後才知道,原來我們走的路徑,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評定專家走的山路,充滿文化遺跡和原始森林的路徑。

 
 
 
三清山 地圖

 
明朝1368123日-16444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西元1368年,朱元璋掃滅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等群雄勢力後,于當年農曆正月初四日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由於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建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
 
 
 

北方的汾水登山步道口,清淡得連個站崗的人都沒有。停車場也是空蕩蕩的,一台車也沒有。我們從步道口走到第一個風景區三清宮走了四公里多的山路,走了將近三個小時,才走到三清宮。

 

 

 

 

 

 

 
 
 
[登山口]
準備出發了,天空濕漉漉的,霧氣很重。聽說三清山有兩百多天都是雲霧圍繞的日子,既然來了,就上山吧。走過第一座木橋,濕漉漉的木頭,上面還有點點青苔,相當滑,走得小心翼翼。接著是窄小的石階,石階上鋪滿了樹葉,看來有好幾天沒人經過了。
 
 
 
第二座木橋,看起來很不靠普的木橋,架在溪水兩旁的石頭上,我們硬著頭皮、超級小心地走過。
 
 
 
 
繼續踩著台階上山,走入原始森林的感覺。一般的遊客會選擇南邊的入口處,然後坐纜車上山,很少像我們這樣走上去。
 

 

 

 
 
[揚清橋瀑布]
來到第一個景點揚清橋,這是揚清橋旁邊的瀑布。聽說這是明朝就建立的「單孔平面花崗石卷砌的石拱橋」,有印象這座橋很特別,但是在細雨中走山路特別小心翼翼,所以當下放棄照相,是後來走上橋之後,看到這個瀑布很美,所以拿出相機拍照留念,也才順便紀錄了行走的足跡。
 
 
 
石階上滿滿的落葉,非常美麗。
 

 

 

 

非常清澈的泉水,伴著漂在水泊中的落葉,聽著潺潺流水聲,非常舒暢。
 
 
 
眼前出現一個大石壁,乍看之下以為沒路了,走近一瞧,才發現石壁一旁有小路,我們貼著石壁走,沿著石壁旁的小路繼續前進。
 
 
 
走到石壁盡頭,以為會接上石階,沒想到是第三座橋,一座殘破的木橋,架在溪水上的兩側岩石上。還好老天保佑,我們順利走過。
 
 
 
繼續往前走十分鐘,竟然又沒路了,原來是山崩,把路都蓋住了。好吧,也不是沒跨過山崩後的斜坡,只是以前都是跟台灣的高山專業嚮導走,他們都超有經驗又會時時彼此聯絡路況,但這次自己走,很怕走到一半山神打個哈欠落幾個石塊下來。
 
 
 
穿著簡單登山裝備上山,膝蓋上有護膝、手上有登山手套,就這樣半跪半爬地爬上去了。
 
這是剛剛走過的山崩路段。我們上爬一段路,再下切一段路,感謝山神庇佑,讓我們順利通過。終於又回到石階路,空中瀰漫著霧氣,好像走在仙境中。
 
 
 
這是豹皮樟,樹皮真的很像豹皮。
 
 
 
鋪滿青苔的石階,讓我想到國中國文課本念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應該就是指這種景象吧!寫著寫著,覺得「往來無白丁」五個字,充滿不必要的優越感。也或許是這些文人在被貶的時候,需要這樣的吟唱,給自己一點最後的尊嚴。
 
早上很冷,穿很多衣服,結果開始爬山,小心翼翼地走原始路徑,沒多久就汗如雨下。
 
 
 
[碧玉巖]
我們來到地圖上的第二個景點,碧玉巖。
 
由一塊巨大花崗岩懸空架在兩塊岩石之上形成的天然岩洞。洞高三米,內面積約20餘平方米。岩頂右側鐫有“碧玉岩”三字,為明代石刻。與碧雲岩隔路相峙有一高大峭壁巨岩,人稱“碧玉屏障”。
 
 
 
這是明代石刻,我們開始走入明代的歷史中。
 

 

 

 
 
[風門管理處]
這個管理處一個人也沒有。三清山之所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因為這裡的地質型態特別,幾經探勘後,在2008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在201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旅遊淡季,這個管理處一個人也沒有。
 

 

 

 
 
繼續往前走,終於看到三清宮的指標;往另一個方向是玉靈觀景區,是三清山東北角入山會經過的景區。我們直接往三清宮前進,沿途也越來越多明朝石刻。

沿路看到的石刻人像,均頭戴烏紗帽,都是明朝的官員樣。沿路看到的石刻人像,均頭戴烏紗帽,都是明朝的官員樣。
 
 

 

 

 

 

 
 
 
[清都吊橋]
只有名稱、網路上找不到相關故事的景區地點。
 
 
 
[結須岩]
相傳晉朝李尚書隨葛洪上山修道煉丹,路過此岩俯首彎腰方能穿洞而過,因古人留長須,恐長須沾地,便將長須挽結而起,通過此岩,故名結須岩。元·魯起元《遊三清山記》有載:“相傳李尚書結須而度,故以為號”。
 
 
 
沿途充滿明代的石刻。
 

 

 

 

 

 
 
[瀘泉井]
 

 

 

 
 
[台灣松]
沿途好多台灣松唷。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相關介紹,說明為什麼這種松樹較台灣松。只知道這種松樹專長在懸崖峭壁上,因為這種松樹的根部會分泌一種酸性的汁液,可以分解岩石,又名「黃山松」。
 
 
 
 
 
[三清福地驗票站]
終於遇到人了,但是這些人是驗票站的人,問我們是否有買門票,當然是還沒買,只好補票。這驗票站有三四個人,在打麻將看電視。這一路上都沒有人,看來他們的工作也挺清閒的。
 

 

 

 

 

 

 

 
 
繼續往前走,一片晴朗,沒想到,眼前就是三清宮了。這時候天色漸佳、霧氣開始散,陽光也慢慢出來了。還沒靠近三清宮,就感受到一份非常有靈氣的振動,讓人感覺很安定,整個人被這個地方吸住了。
 

 

 

 
 
[三清宮]
三清山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自晉朝葛雲、葛洪來山以後,便漸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嚮往。
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觀的為唐朝信州太守王鑒的後裔。唐僖宗時(873888年)信州太守王鑒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到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後即攜家歸隱在此。到宋朝時,王鑒後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三清山成為道家洞天福地。
 
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霖後裔王祜又重建三清宮。從登山處步雲橋直至天門三清福地,共興建宮觀、亭閣、石刻、石雕、山門、橋樑等200餘處,使道教建築遍佈全山,其規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走進三清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斜架在石頭上的小牌坊,牌坊正上方坐著一個小葫蘆,正是道家的標誌之一。這石牌年代久遠,光是凝視這個石牌,就彷彿讓人瞬間穿越了五百多年,
 
 
很妙的是,一般牌坊跟主建築是平行的,但是這裡的布局有角度上的交叉掩映,不知道有沒有甚麼關係。
 
石牌坊右邊正下方的石頭上,刻著[排雲橋]三字,想來是神仙入宮前,必定穿越過雲霧,所以稱作排雲橋。石牌右前方,是石雕門神,雕刻線條渾厚有力又不失精緻,披在矮石牆上的青苔發著綠色的光,讓古老的石雕在五百多年後,看起來還是很有精神。

 
 
 
另一邊的門神,想必當年手上是握著兵器的,只是現在兵器已經不在了。

 
 
即將走入三清宮,抬頭仰望一下這個小石牌坊,感覺要踏入另一個世界。

 
 
當年的水利工程也做得很仔細,兩旁是排水系統的水溝。
 
 
即將踏上三清宮的建築主台,發現這裡有一個石雕。後來上網才知道,據說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朱允文被叔叔燕王朱棣推翻之後,潛藏在三清宮。這裡有一隻龍在台階下,被鐵鍊穿過口鼻鍊在地上,有階下囚之意。我很好奇,怎麼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困境用這種方式表現,一再提醒自己的困頓與不如意?

 
 
三清宮正中央的匾額上提著「三清福地」四個字。這時候陽光出來了,整座三清宮給人的氛圍又不一樣了。來江西這一兩天都下雨,聽說三清山一年之中有兩百多天都是雲霧繚繞,難得這樣放晴,給人一種殊勝的感覺。肯定是太上老君知道我們不畏艱難地走了三個小時多的原始山路上山朝聖,要給我們一點聖露與聖光醍醐灌頂一下。

 
三清宮
 
 
三清宮
 
三清宮大殿石柱楹聯鐫刻「一統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萬世,三元無極存道氣於玉清上清太清」,可惜不能拍照,只能拍拍古老的石地板,和壂角的木造屋簷結構。


 
相傳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朱允文被叔叔燕王朱棣推翻之後,潛藏在三清宮,天天夢想報仇復位。太上老君給他托了個夢說,明成祖朱棣把國家治理得很好,老百姓也很安定,為什麼要再起紛爭呢?第二天,朱允文拐彎抹角地向老百姓打聽,果然如此。從此他打消了復位的念頭,安于悟道修身,於是寫下了這副對聯。
 
 
 
 
 


走了三清宮一圈,這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只好匆匆告別三清宮。

 
三清宮
 
 
 
離開前,特別央求我的山友給我三分鐘,讓我坐在前面的廣場閉目感謝老天讓我們安全抵達這塊福地,請太上老君多給我一些日月精華,洗滌一下身心。這塊平台上想必曾經有建築物,可能是木式建築,年久失修或坍塌或被破壞,如今只剩下空曠的平台,在道教辦法會的時候,讓道友們可以在這裡露營休息,其實挺好的。

 
 
別了,三清宮,我會再來的。
 
傳說明朝皇帝躲在三清山,附近有一個墓,傳聞是他的墓。我當時想說,因為是墓碑,所以沒照相,沒想到傳說中的來頭這麼大,墓碑建築特殊,故事也特殊。想想,倘若自己當上皇帝之後,又被自己的叔叔趕下皇位,逃到山裡;曾經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呼風喚雨,現在最好躲起來讓叔叔找不到,免得連命都沒有。心裡肯定有很多不平衡,還有很多害怕,這樣的日子,有一個環境好的地方可以遮風擋雨,也是老天庇佑了。


 
 
 
[連理松]
相親相愛的松樹。能有仙侶一起在這塊福地相守相修行,緊緊相依靠,一起成長,真是福氣。

 
 
[函星池]
位於三清福地正西方的「兌」位。兌,代表沼澤。就這麼剛好,在正西方有一個天然低窪地聚水而成的池。這八卦與方位,我老是記憶不起來。

 
 
 
[西海岸棧道]
繼續往前走,就是西海岸線道。叫做西海岸,想必是一片充滿雲海的地方。往前是沿著山體修築的棧道,走過中國許多地方,實在讚嘆中國的工程,在陡峭垂直的山壁上,可以搭建又長又穩的棧道,讓遊客可以在高空中穿過雲海和森林,欣賞大自然的奇蹟景色。這個棧道全長3.6公里,海拔有1600公尺高,高度跟修建難度,雜誌說是世界之最。真的很了不起。


 
 
 
高空橋概念搭建出來的棧道。

 
 
陽光出來了,這一切都好美。雲霧時而升起,時而消散。相機都要隨時準備好,捕捉很有感覺的光影片刻。
 
 
 
 
 
 
 
 
 
 
 

 
[猴王觀寶]
來到這個景的時候,能見度不超過5公尺。我跟我的山友說,我們休息一下等等看,坐下來沒多久,猴王就顯靈了,瞬間雲霧消散,讓我們參拜一下三清山的猴王。

 
 
繼續往前走,接下來這幾張照片應該是三清山之行中,最驚豔的幾張照片了,我跟我的山友直嘆這裡的景色不亞於黃山哪。

 
 
 
 
 
花崗岩的山體,淺黃色的石色,配上蔥鬱的松樹,墨黑又強而有力的枝幹,在天地之間寧靜又安定地在自己的位子上舒展自己的姿態。儘管雲霧來去消散無常,老樹們還是堅定地抓著岩體又從容地迎向天際,針葉分明,昂然有力,卻也不失風情地偶爾隨風搖曳。
 
 
三點了,要繼續趕路。這時候雲霧陣又佈滿全山,很多景色都看不清楚了。礙於時間有限,也沒機會走上山頂[玉華峰、玉京峰、玉虛峰],啥有名的景色,像石蟒出山、東方女神、狐狸啃雞等等,都看不到。這裡早晚溫差還很大,晚上會結霜,路面相當濕滑,我們繼續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四點十五分左右走到金沙索道上站,準備下山。這裡一個遊客也沒有。

 
 
 
[金沙索道]
 
我們走過西海岸景區後,又從南清園景區左側路線上繞到金沙索道上站下山。下山後是4:40分,在路上找計程車回汾水入口處的停車場取車,結束今天的登山行程。
 
 
 
回到山下,約四點四十分,卻又看到陽光出來了。大門外也沒甚麼車子,我們招呼了一輛計程車載我們回北方的入口,結束了今天的登山行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