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6113342_52546.png

 

今年是豐收的一年,年底還參加了靈鷲山華嚴經共學班,連續十七天晚上約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一天都沒有缺。上完這十七天的課程,我還是不太清楚這部經典在講什麼。

 

上一個筆記是淨空法師授課第0003卷,講世主妙嚴品第一,接下來我很快就迷失在華嚴經浩瀚的大海上,沒有方向。

 

我試著從網路上去閱讀經典原文,發現華嚴經其實大部份不是佛所說的法,是一堆菩薩門說的頌言,我感到很迷惑。 後來我在共學班請教老師,有確認――其實華嚴經大部份的內容並不是佛陀說的話,是其他菩薩們說的話。這不問還不知道呢

 

在共學班,老師會要我們去記誦一些內容,從一開始的三十九位世間主,到後來的五十三位善知識的名字。我從經文閱讀的過程中,發現這經書講到的東西有很多排比,我試著用EXCEL表整理,沒錯,我覺得我有點瘋狂了,竟然試著想要用Excel 表去整理經文。這個動作要貫徹始終,在我有限的時間內,目標過於遠大。即便我在整理的過程中,有所收穫,但依舊非常茫然。

 

我繼續試著調整自己研讀的方式,一定要找出一個方法來深入這部經典。

 

後來我發現我隨身攜帶的數本佛經中,有一小本是和裕出版社出的《華嚴四品》,其中有第十一品的淨行品、第十六品的梵行品、第十七品的初發心功德品,和廣為人知的第三十六品普賢行願品。既然有人列印經書列印這四品,一定有其重要性,於是我就跳到第十一品淨行品來閱讀。

 

**

 

淨空法師的授課有2000卷,我一直找到第1463卷才開始講第十一品淨行品。淨空法師在這一卷都說:「講到這個地方大概是全經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我們已經差不多用了三千個小時,後面經文要講圓滿,至少還要一萬個小時。我們每天講四個小時,一年講三百天,要十年才能圓滿,後面的進度當然要加快。

 

淨行品裡面有一百四十一首偈,一句四個字,一首偈十六個字。每一偈都有「當願眾生」這四個字,按照淨空法師的說法,他說:「每首偈第二句都是當願眾生,他不是願自己是願眾生。說眾生,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包括了,說自己就不能包括別人。眾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你說這心量多大!

 

我赫然感受到,佛經之所以講這麼仔細,是讓念經的人在重複唸誦的薰陶下,面對各種情況,起心動念都有最正確、最根本的引導,而這個淨行品,每一偈都提到「當願眾生」,就是希望重複唸誦下,讓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能想到眾生、都是為眾生利益而出發的意念。這實在很不簡單。

 

淨空法師說:「此地這一百四十一首偈是舉例子,教導我們怎麼轉法。」「小乘斷執著,大乘斷分別,一乘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從哪裡做起?從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你要懂得怎麼樣轉境界。《楞嚴經》上佛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常常引用這一句,換了一個字,我常常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因為現在大家都講境界,若能轉境。講轉物還不太好懂,現在人不太好懂,講轉境界,大家好像還容易懂得一點,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要會轉。

 

 

大心眾生,那你就要學『淨行品,你能夠把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無論是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能夠把它轉變成佛境界。」淨空法師說道。我把這段話粗體畫紅線,重複唸好幾遍。無論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能夠把它轉變成佛境界。多麼棒的解釋。(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