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的第一品【世主妙嚴品第一】講到三十九處世間主,其中有八處就是我小時候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書名的出處「八部四王眾」。
網路上說,金庸當年寫《天龍八部》,本來是想分八個部份,每一部份用一個人物對應一種神物。但是後來金庸改變主意沒有這麼寫。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把《天龍八部》裡的角色對應這八部,一一對號入座,不曉得當初金庸設計人物的個性,是否出處於此,我在網路上還沒有看到金庸自己如是說的文章。
第0002的開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分別代表什麼意思,我先在Youtube 聽淨空法師的講課,聽得霧煞煞,我再來看網路逐字稿,也是霧煞煞。基本上講的是佛法中的觀念,但是針對每個字的意思,感覺是淨空法師對整部經典和佛法的體悟,礙於我所知有限,僅能節選我能吸收的重點如下:
- 佛教是社會教育,教學的對象是九法界一切眾生,教學的內容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
- 《華嚴經》一開頭有六品,十二卷經文,講毘盧遮那佛他的生活狀況,他的福德莊嚴,那是覺悟了、明白了,心量拓開了,所感得的福報。
- 信徒常問:「妄想太多、雜念太多,怎麼辦?」淨空法師回:「把你那個想的境界,你所想的境界換一換,換成阿彌陀佛。不叫你斷妄想,妄想是斷不掉的,換一個對象,這是個好辦法。」
- 心是法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震動了。
這裡進入第一品:【世主妙嚴品第一】。
- 『世』是指時間,我們中國的文字,「世」是三個十,三十年叫一世。我們中國古時候說這個「世」,三十年是一個階段,三十年叫一世,這是說的時間。
- 在佛法裡面講,「世間」有三種,分成三大類。
- 「器世間」-- 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環境、生活環境、
- 「眾生世間」-- 也叫做有情世間。有情的眾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動物,包括六道,乃至包括九法界。九界有情眾生,除了六道之外,聲聞、緣覺、菩薩,這些菩薩都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我們稱之為權教菩薩。
- 「智正覺世間」-- 智正覺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我們經上講的佛。
這三種世間,器世間就是佛教化的地區;眾生世間就是佛所教化的對象;智正覺世間就是能教化的人。
- 這三種世間都有主,共有三十九處的世間主。
這三十九處的世間主很有意思。在我研讀淨空法師的華嚴課同時,台灣靈鷲山道場正好在12/10到12/26舉辦華嚴法會,這段期間十七天,有華嚴共修課程,有高明誠老師在每天晚上講解華嚴經。
高老師花了一些時間介紹這三十九處世間品,還教導學生們如何記憶這三十九處的世間主。我當下很好奇,高老師希望我們能記起來,一定有原因。
這三十九處的世間主,還分三類,分別是:
第一:雜類諸神眾 (19)
第二:阿修羅下,八部四王眾 (8)
第三:三十三天下,欲色諸天眾 (12)
第一:雜類諸神眾,有十九眾,每一眾都有故事。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https://blog.xuite.net/bro22.tw/wretch/567783525
一、金剛神眾.二、身眾神. 三、足行神. 四、道場神.五、主城神.
六、主地神.七、主山神. 八、主林神.九、主藥神.十、主稼神.
十一、主河神.十二、主海神.十三、主水神者.十四、主火神.十五、主風神.
十六、主空神.十七、主方神.十八、主夜神 .十九、主晝神
第二:阿修羅下,八部四王眾
一、阿修羅.二、迦樓羅.三、緊那羅.四、摩睺羅伽.
五、夜叉.六、龍王.七、鳩槃茶.八、乾闥婆。
前四雜類,後四能統是天王,所統是八部。
我的OS:真是太有趣了,小時候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一直到現在才知道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第三:三十三天下,欲色諸天眾
先、欲界天分為七︰
一、月天子.二、日天子.
三、三十三天.四、須夜摩天. 五、兜率天王.六、化樂天王.七、他化自在天王
後、色界天有五眾,以四禪有二眾故 .
一、大梵天王眾 .二、光音天眾.三、遍淨天眾.四、廣果天眾. 五、大自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