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6113342_52546.png

 

前言

 

最近在看淨空法師在Youtube上講《華嚴經》。《華嚴經》的授課始於1998年5月18日,地點在新加坡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講堂,共1980次演講,另有一網站寫2121講。

 

我昨天跑去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參觀後,還在想有沒有人把這些演講變成文字檔,結果今天在家上網一查,還真有人把這些千萬個小時講經說法的內容打成文字,放在網路上,真是歐買尬,太有心了。

 

【淨空法師專集】繁體網站,《大方廣佛華嚴經 》演講集 共1980講

https://ourartnet.com/bud/1217-a1/1217-a1.a.asp

 

【生死書】簡體網站,淨空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共2121講

http://www.fosss.org/sutra/qianshi/hyjjingkong/index.html

 

有人把淨空法師的內容打成文字後,我做筆記就快很多。加上這些演講集已經有人系統化地編輯了,真是激發我按照順序學習、做筆記的動力。

 

現在目標有2000卷,沒錯,是2000卷。現在還不知道怎麼訂定讀書計畫(認真握拳),目前希望每讀完一卷,可以簡單整理筆記,慢慢深入經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卷) 1998/5/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001

https://ourartnet.com/bud/1217-a1/1217-a1.a.asp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原來這是武則天寫的耶~ 這是當年八十卷《華嚴》翻譯圓滿時,呈送給皇帝看,當時皇帝是武則天,她看了非常歡喜,就寫下這首偈,沿用至今。

 

講經的因緣

講經要因緣俱足。

 

  • 淨空法師曾在1960年代,講這部經講到一半就停下來了。
  • 在台中,有一位李炳南老居士晚年也講這部經,也是講到一半《十迴向品》就往生了。

 

我的OS: 我希望自己能夠一切因緣俱足,順利完成這2000卷的學習。

 

經典內容的來源

 

  • 全經是世尊示現成道二七日中所說,也有經上說是三七日中所說;兩種說法都有經典的依據,我們不必去執著。
  • 兩種說法有個共同點,佛在定中所說。

 

經典傳入中國

 

  • 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是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
  • 《華嚴》是在東晉時候才傳到中國。第一次翻譯出來我們稱為《晉經》,晉朝時候翻譯的,一共有六十卷。第一次傳來的《華嚴》,是殘缺而不完整的本子,只有三萬六千頌。
  • 第一次傳來的《華嚴》,是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印度高僧實叉難陀帶來四萬五千頌,比晉朝的經典多九千頌。雖然還是不完整,但是《華嚴》的大意能看得出來。
  • 唐朝德宗貞元年間,烏荼國王向中國朝廷進貢,供品裡有一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就是八十經的「入法界品」。這一品很完整,太難得,是完整的一篇。這一品經,四十卷。合起來我們華文的《華嚴經》超過五萬頌。

 

弘一大師說明如何讀華嚴經

 

  • 近代弘一大師勸人學佛從《華嚴經》開始,建議從清涼大師的註解《華嚴經疏鈔》開始。
  • 弘一大師建議,八十卷經讀到「離世間品」,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四十華嚴》,四十卷,這樣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是華文《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
  • 淨空法師說,他這次講經也按照這個方式講。

 

我的OS: 我在泉州清源山拜過弘一大師的靈骨塔,對弘一大師還蠻有感覺的。

 

淨空法師估算講經的時間

 

  • 一個星期講八個小時,四次講八個小時,預定三年到四年把這部經講圓滿。

 

我的OS: OMG,四年!

 

清涼大師的分類】清涼將本經分為四分,四分就是四個大段

 

第一分舉果勸樂生信分

 

  • 第一段「舉果勸樂生信分」,先說果報(好處),世尊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所以《華嚴經》一開頭,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他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看到,我們對於佛這種生活環境才生起羨慕嚮往,自己覺得應該跟他學習。
  • 佛《般若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法,法要放下,何況世間東西,更要放下。作而無作,做許許多多工作,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好像沒做的樣子,一點都不累!放下是心裡面放下,不是工作放下。
  • 本經在因果上講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種因果。
  • 經文一共有六品經,前面五品都是講果,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後面一品是講因,這種殊勝的果報,怎樣得來的。讓我們先看果,然後再說明如何能夠修證。這六品經是:世主妙嚴、如來現相、普賢三昧、世界成就、華藏世界,這五品是講果報;末後一品是毘盧遮那品,這是講修因。這一部分是說佛依正的因果。

 

第二分修因契果生解分

 

  • 這一部分完全說的是宇宙人生複雜的現象,在五周因果裡面,它就佔兩分︰一個是差別因果,一個是平等因果。平等裡面有差別,差別裡面有平等,這是事實真相。
  • 差別因果:講十法界之內(包含六道)。
  • 不平等最明顯的就是起心動念,一個念頭就是造一個因,因要是遇到緣,它就起現行,它就現相,所以這個相十法界裡面千差萬別。
  • 在十法界裡面,愈往上去,相就比較單純,愈往下面,因為妄念分別執著多,就愈複雜,下到地獄最複雜。最單純的是佛法界,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少,現出相就比較單純。

 

我的OS: 信念創造實相。

 

第三分託法進修成行分

 

  • 六塵說法。
  • 「塵說剎說,無間斷說」。
  • 這是一品經「離世間品」,有五卷。

 

第四分依人證入成德分

 

  • 這一分在八十卷裡面有二十一卷經文,叫「入法界品」。在四十卷經裡面有四十卷,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