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MZcjpQpivG0X.jpg

 

第六天,主講精神酵素。我是第一次聽到「精神酵素」這四個字,聽老師說,賽斯講精神酵素的部份也不多,我在網路上找別人筆記賽斯精神酵素的文章,其實也看不太懂,反倒是在網路上看了哪些蔬果充滿「酵素」,諸如木瓜、香蕉、鳳梨、奇異果等,也是提醒自己要注意飲食攝取。

 

因為第一次接觸「精神酵素」這四個字,想先聽個概念,我索性坐在蒲團上單純聽課,這一堂的筆記大幅減少。

 

關於能量與物質的轉變(這段是我自己加的心得整理紀錄)

愛因斯坦的「能量守恆定律」說到,世界萬物都是能量組成,我們看到的物質實體只是能量轉化形態過程中的能量載體。

 

特斯拉汽車創辦人伊隆·麥斯克 (Elon Musk)的偶像特斯拉Nikola Tesla說:「如果你想要通達宇宙本源真理,就要開始思維一切和能量,頻率,共振有關。」 “If you want to find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think in terms of energy, frequency and vibration.”

 

既然會有「轉變」,一定有轉變的「催化劑」,或者是轉變過程的「傳導物」。

 

關於神經傳導物質(這段是我自己加的心得整理紀錄)

外在物質實相,是內在的展現。既然從內在轉到外在,必然有轉化過程。我這次聽老師七天的課程,特別注意到這個「轉化」的過程分子原子的振動

 

呼應特斯拉說的能量、頻率和共振。

 

呼應佛陀所說的,色(色身)蘊 - 數不盡的次原子粒子積聚而成的物質。內六處和外六處合為十二處。外六處,只當每一個與其對應的感官根門接觸時,才有實際的存在,每個接觸都會產生波動。

 

要在颱風眼的中心(我)下功夫-老師講完換老師很需要流動的內容

老師說,這一段她終於能完整講完,於是我聽了三次。

 

想法和感覺,產生內在圖像。內在圖像可以稱之為靈感,充滿能量上的創造力。右腦連結內我本質時,會產生直覺/圖像,接著引發靈感(How to do, not what to do),靈感會產生更多圖像、想法,接著產生吸引/連結,慢慢累積外在物質實相的呈現。

 

這個過程,是沒有負荷的做。

 

要處理連結的困難。連結,有需要修復的地方,其中的分子結構,要去改變。

 

 

印象深刻的同學流動

有一個同學分享說,他在內觀的時候,感覺曾經古老的畫面,變成高清,實在是太恐怖了。

 

 

印象深刻的問答1

來自大陸的學生問:做生意和投資都不順利,自己當諮商師,覺得自己服務廉價,不敢收錢。

老師回答:連結母親,連結不到。會有下列幾種狀況:

  1. 支出的,比拿回來的多
  2. 做很多,拿回來只有一點點
  3. 「有」的感覺,很少
  4. 即便有,都感覺不能有

 

要一直支出的狀態,右腦連結能量,情緒圖像創傷會把能量拉在某種狀態,無法連結內我。

 

  • 肺大腸,管情緒、情感,管接受和排出。無法接收,但要排一堆。就是支出大於收入,所以要內觀。

 

  • 連結母親,卻一直連不到,會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我被拋棄」,有很多無法被接受。

 

印象深刻的問答2

學生問:孩子晚上呼吸不順,皮膚癢。

老師回答:看爸媽吵架,會有圖像,有圖像的情緒,看了之後入肺大腸,接收的東西,只能往裡面攻擊,孩子會想說,是不是我不夠好、爸媽才吵架,為什麼我無法得到關注。呼吸道,就吸不到氣,皮膚就養。身體裡面攻擊的能量,找對應的臟腑,流出去(發癢/哮喘)來平衡。

 

 

老師有趣的分享

老師說,她對接訊息的能力,在薩滿訓練七七四十九天對七顆石頭內觀之後,大幅提升。面對礦物內觀,連結到內在本來就有的東西。

 

老師問大家是否想做這些內觀的訓練,大家回答「想」。我本來就有打算在香港過年時,初一到初七打禪七。不一定要做,對礦物/石頭的內觀,但打個禪七,會是很棒的過年禮物。

 

 

今天最重要的心得「連結」的功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簡湘庭 內觀 誕生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