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寺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
色拉寺內有佛像近萬座,此外壁畫、典籍、唐卡(佛教捲軸畫)、經幡、掛幢等也都遍布各殿。寺內還藏有明朝皇帝贈送的典籍、佛像和法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用硃砂汁書寫的藏漢文對照《甘珠爾》(大藏經),乃明成祖饋贈絳欽卻傑之物。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書寫的佛經版本,在藏傳佛教界和版本學領域內都具有非凡的價值。此外如金泥書寫的《大般若經》、白檀木雕刻的十六尊者像、金汁繪就的釋迦牟尼轉法輪唐卡和大慈法王緙絲像等也都是彌足珍貴之物。
~以上摘自Wikipedia~
色拉寺最為人熟知的是辯經。
喇嘛們辯經的地方是一個撲滿白色鵝軟石的綠樹庭院,喇嘛們紅色的衣裝在白色的圍牆下特別顯眼好看。陽光穿透樹梢,撒在這些喇嘛們的臉上,隨著喇嘛們辯經強而有力的手勢,特顯生動。
喇嘛們辯經時,每問完一個問題就會用左手掌心和右手手背互相擊掌,表示問題問完,等待回答。問題從基本的大藏經的第幾章第幾券在講甚麼,到互相辯論佛理等等。如果對方答不出來,問者就會用手上的佛珠摸摸對方的頭,代表開啟智慧,要對方多用功。
色拉寺的辯經活動遠近馳名,所以當古修拉在辯經的時候,一旁總是會有許多觀眾和攝影師拿著大砲捕捉古修拉的風采和純粹的藍天白雲、白牆紅衣,和陽光。
貝瑪從昨天早上逛布達拉宮、下午逛大昭寺,到今天拜訪色拉寺,終於有一種,「這家寺廟是活的」感覺。
布達拉宮充滿各種古物,對貝瑪來說,有一種沉重的感覺。
大昭寺同樣充滿各種雕像和香火,在其間走動卻有一種窒息感。
下午到了色拉寺,貝瑪終於有一種活過來的感覺。
尼瑪攝 |
尼瑪攝 |
尼瑪攝 |
尼瑪攝 |
尼瑪攝 |
尼瑪攝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