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昨天印象最深刻的是輔導法師常炬法師撥放聖嚴法師講三法印的短片。
三法印是佛法的基本原則。
還記得十多年前在法鼓山天南寺當義工時,每當學員在樓上的大堂用功打坐,我就在外護義工休息室認真看佛法相關的書籍。許多內容有看沒有懂,頭腦記不起來,更別說應用這些法在生活裡。我當時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就是勤作筆記,透過一筆一畫來加強記憶。
當年幾乎每個月都往天南寺跑,那一陣子我還撥放了好幾遍聖嚴師父講「三法印」的影片給不同批次的外護義工們觀看。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諸行無常:從佛的角度來看,諸行是無常的。「行」主要指的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無常的,只是一點一點的在生滅而已。
- 諸法無我:諸法是包括所有一切的法,五蘊裡只有心法及色法,但色、心二法包涵了無限的法,也就是精神的與物質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現象,全部都是無我,實際上就是空。
感謝臉書,我找到2013年7月27日的筆記。當時寫了寂靜涅槃,對於「涅槃」兩個字很迷惘,想著「涅槃」這種境界對我來說遙不可及。
我今天再度聽了聖嚴法師講涅槃寂靜,有了恍然大悟的感受──「因為煩惱已不再生滅,所以那個地方就稱為寂滅道場。」
只要煩惱不再生滅,每個人都可以到達寂滅道場。我心中忍不住大呼,這寂滅道場,並非遙不可及啊。能夠到達這個道場三秒鐘,也算是到達呀~
- 涅槃寂靜:能夠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從煩惱的生滅而得寂滅,生滅滅已,是為寂滅。
一般「生滅」的解釋,是不再生、不再死,而佛陀的根本意思是實證空性,煩惱不再生滅。沒有煩惱生,沒有煩惱滅,是為涅槃。譬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雖然色身還在,但因為煩惱已不再生滅,所以那個地方就稱為寂滅道場。
昨天聽了三法印,回憶這十年來的佛法學習之路,感到非常幸運,我一開始接觸佛法,就是正信的佛教,正派的法鼓山。
**
今天早上九點再度抵達新加坡道場,早上練習的是唸佛禪。
#唸佛禪
唸佛禪也有專門的唸佛禪修,禪一或蟬二等等,但是我都沒有參加過。我對念佛感到有一點排斥,一來看不懂內容,二來自己五音不全,常常唱誦短篇梵唄都發不了聲音,要整段的唸佛禪修對我來說真是挑戰。
既來之,則安之。我跟自己說。越不熟悉的,就越要嘗試。早上的唸佛禪加經行,還好只有一小時。嘗試一小時還是可以接受的,我跟自己說。
#茶點與午餐
唸佛禪結束後,竟然是歡樂的茶點時間。今天早上有茶點時間,下午也有茶點時間。吃茶點真是讓人開心的時段。法鼓山連一般的茶點,都非常好吃。
中午的午飯也很好吃。
#認識新加坡法鼓山護法會
上午和下午的課程,是護法會的正副會長來跟大家講解新加坡法鼓山護法會的架構,組織起源,和法鼓山組織道場的規儀。
會長跟副會長兩個人的表達和組織能力都好好,透過投影片來讓大家對組織架構有概念,並且說明新加坡政府對宗教團體的規範,以及護法會過去和現在運作的沿革和狀態,各種挑戰和大家怎麼找方法。
我在天南寺當義工,從來沒有機會認識這個層面,今天收穫很多。
每次都讚嘆法鼓山這個非營利組織很厲害,遵守聖嚴法師創辦的道風,其中一個道風就是──各種活動都是隨喜(自己決定要捐多少錢)。
各地運作的僧團、悅眾和義工們也都很厲害。義工們在工作之餘奉獻自己的心力,來服務一個非營利組織,大家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法」。
會長和副會長也在分享他們如何策畫社區服務活動,這些分享都非常寶貴,大家聽得很入神。
今天有機會深入認識一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感到很幸運。
#法鼓山的道風
這兩天聽常炬法師講很多法鼓山的道風。
- 所有活動隨喜,沒有價目表。意思是說,佛法是免費的,沒有對價關係的,信眾來參加活動,按照自己能力貢獻即可。
- 僧大校訓「悲智和敬」
- 等等。
#認識新加坡的朋友們
這兩天還有一個很棒的收穫,就是新認識了新加坡的朋友們。
我在新加坡沒有參加什麼台灣人的團體。工作之餘,定期畫畫、定期做義工、還有不定期閱讀等等,已感覺相當忙碌。
現在住東海岸,去法鼓山道場搭公車大概三十分鐘就可以抵達。接下來希望平日晚可以定期去參加共修,去打坐,或參與生命關懷的活動,九點回家也不會太晚。
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