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0891[5721].jpg

「學歷史的大用」,這六個字是在多年以前我聽呂世浩在TED演講的主題。到底歷史怎麼用呢?

 

#萬事萬物皆有兩面存在

 

呂教授前言的標題是「萬事萬物皆有兩面存在」,前言提到:「中國文化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兩端,陰陽、虛實、正反、表裡等等都需涵蓋,才是完整的整體。我們讀史,也必要注意在表面的言行之下,每個人隱而不顯的那一面又是什麼?只有兩面都理解,才能更明白真相究竟為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這樣的一個觀點。歷史學不應該只屬於少數的歷史專業工作者,而是應該屬於所有人的,特別是有心於經世濟民的人。這種歷史教育,不重支微末節,而是強調對於歷史的大脈絡、大關鍵、大階段的掌握,強調如何從紛紛擾擾的歷史現象中,抽繹出若干古今共通的大原則,以俾能對今人有所幫助。(p. 218)

 

以前學國文學過一個成語「見微知著」,到底怎麼樣才能見微知著呢?

 

一個國家興盛時,會有哪些徵兆?一個國家快衰亡時,又會有哪些現象?誰是能幫助大家的賢人?誰又是禍亂國家的奸人?什麼樣的人會成功?什麼樣的人會失敗?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好結果?又有什麼樣的人會成為悲劇英雄?(p. 219)

 

 

#司馬遷為什麼寫《史記》

 

書中提到,「太史公寫《史記》,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由歷史來探討天道和人事之間的關係。(p. 214)

 

我也很想知道,如何「通古今之變」。然而,即便博學如司馬遷,最終還是面臨了宮刑的處境,還好他熬了過來,能夠活著回來繼續寫《史記》。至於司馬遷是否善終,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紀錄。我真心希望司馬遷是希望大家找不到他,所以他可以安度晚年。

 

 

#呂世浩為什麼寫《霸王之夢》

 

呂世浩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才。能解決問題的人,才叫人才。他說:「能解決小問題的是小才,能解決大問題的是大人才。而歷史教育要培養的,乃是眼光和胸懷不侷限於當代,而能解決當代問題,並提出長遠規劃的人才。培養『通古今之變的人才,這正是中國傳統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標。(p. 220)

 

要能發現問題,或是問對問題,也是一個能力。

 

我很喜歡呂世浩在書中的導讀,他會提出很多問題來。這些提問,幫讀者拉高了思維的角度,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書和講課很受歡迎的原因。

 

我從中也獲益斐淺。

 

 

#

 

小時候看人家玩騎馬打仗,只當是一種生活樂趣;而立之後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事,在呂世浩的導讀後,赫然發現一個「爭」字,驅動了數千年以來的大小事。

 

第100頁的提問。

 

一開始不過只是爭同一棵桑樹的桑葉,到最後變成兩個國家間的累世大戰,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就只是因為一個字:『爭』!人一定要有爭心,凡事都喜歡用『爭』來解決問題,於是女爭桑而王爭國。」看到這裡,我真的是闔上書本,需要停頓消化這歷史的大問。

 

小時候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註一)」的與世無爭,看桃花源記講的與世隔絕「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註二)」, 古文賞析著重文人情操之高、文筆之美、意境之悠,但國文教育都沒講到社會的另一面――「爭」。不過,高中生都被教導要奮發向上,也不會懂「爭」字背後有這麼多變化。

 

每個人都想爭,誰能爭贏?每個人都被教導要奮發向上,上到哪裡去?

 

#夢

 

這本書消化幾天之後,一早起床刷牙漱口中,想著這本書叫「霸王之夢」,講春秋戰國時代這些人想當霸主,成為一方霸主之後又想當天下的霸主,但是主只有一個,想爭的人很多,所以爭之前是個美夢(喜孜孜幻想),爭到後美夢成真(很有成就感,感覺不可一世了),沒有爭到就是一個……虛空中曾有過的幻想之夢(失落/忌妒/怨恨)。

 

赫然發現,書名這個「夢」字是這本書的靈魂。一個夢牽引了很多情緒,開展了不同的故事,然後這些故事因為相同或類似的情緒引發類似的行為,所以歷史會重複。History repeats itself.

 

所以,太史公想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有好報

 

第26頁的提問。

 

「好人有好報,固然令人欣喜,但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有好報。因此,這裡還是要問:『為什麼』?」

 

對阿,為什麼?這是講吳太伯讓掉一國,最後又自開一國後的提問。我很好奇呂世浩怎麼想這個問題。他說,吳太伯能有好結果,有兩個原因:一是講太伯是真心想讓,二是講讓的方式很有智慧,但是,這兩個原因無法套用古今,接著,呂世浩講季札讓國的故事。

 

季札讓國的故事很長,故事發展到一個段落都有階段性的討論和評論,可以買這本書來慢慢看。(待續)

 

 

註一魏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

 

註二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