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台懷鎮中心的四個主要景點,我們下榻在山腳下名為「大車溝」的一排旅館中的其中一個山莊。

從太行山以東,窗外一片荒蕪的景色,到太行山以西,進入太行山領域,出現藍天和常青古松,真有抵達聖地、充滿靈氣的歡喜感。特別是那些寺廟裏的古松,讓人在寺廟中走動時候感覺是在冷峭的早春;但是出了寺廟之後,環山上的草木皆枯,彷彿換了一個季節,回到冷寂的寒冬。

前往五台山這個佛教聖地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佛教在漢朝漢明帝時期,西元67年,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像而傳入中國之後,兩千年以來即使歷經不少滅佛活動,為什麼仍舊生生不息,且總是有大批信眾,無論是貴為皇族或是不識字的低層百姓。佛教到底為什麼這麼威?

在五台山上舉高足跨過一座又一座寺廟的千百年老木門檻,我又想,為什麼在中國的名勝古蹟裏面,少不了雄偉的佛教藝術和寺廟建築;一如在歐洲旅遊中,少不了拜訪各種雄偉精緻的教堂一樣

我知道佛教可以撫慰人心,帶離眾生脫離貪、嗔、癡等苦難;我也知道,身為凡人,對於生命中的挑戰與功課常有不解與困惑,想要尋找解答和寄託,因此有佛教藝術和寺廟建築的產生。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思考,若是佛教只是帶領凡人離開人間苦難,達到負面消除的功能,好像又少了什麼。

去山西的前幾天,我剛好在法鼓山擔任義工四天的期間,閱讀不少漢傳佛教聖嚴法師的著作,當時寫下這樣的心得:

與其說佛法是宗教,還不如說佛法真是一門精闢的社會心理學,是帶給世人解答的一門學問與智慧~

聖嚴師父說,佛法這麼好,可是很少人會用。所以他發願推廣佛法,推動心靈環保。每多認識一點聖嚴師父說的佛法,都有新的驚喜~ 原來很多生活上的變化,其有所由,要夠覺知與靜心才能慢慢察覺。

在五台山,看到大規模的佛法學校、僧侶住宿的地方和聽聞歷代興學活動,頓時有一種信心,相信佛法可以解答人生種種面相的道理。興佛法之學,興的是人生之學,一如我們從小在學堂讀書識字一樣,學的是基本教育和工具,出了學校之後學習還是要繼續,而佛法正是可以幫助澱定人心的工具。只是,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許多佛經是翻譯過後的文字,若是解讀錯誤,就可能造成宗教上的走火入魔,而失去了佛法的本意。

從聖嚴法師的許多演講中,讓我重新定義佛教可以說是一門精闢的社會心理學,非常有邏輯的哲思方式解說人生與解答困惑,幫助普羅大眾積極過人生,提供穩定掌舵的力量,而非只是消極的出世、遠離人群。想到這裏,整個人充滿法喜。

這天晚上的溫度是零下八度,因為天氣乾燥,所以沒有飄雪。還好山腳下沒風,所以也不會覺得很冷。這樣的氣候,真的很適合打坐修行,澱定人心,五台山千百年來一直都是佛教聖地,是很有道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