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講吳越。
春秋時代的吳越,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正好我到過良渚文化遺址(遺址和博物館的整理介紹非常豐富,超級推薦,遊記還沒寫,會想再去一次),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春秋時期是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距今約2500年前,所以翻看這本書時,特別有感覺。
呂世浩有考古背景,他這本書裡,附上「越王句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的照片(書本翻拍如下圖),讓我忍不住看很多遍,這也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越王句踐劍
越王勾踐劍上刻有銘文「戉王鳩淺,自乍用鐱」,經學者考證,意指「越王句踐,自作用劍」,見下圖摘自維基百科的註解,非常有趣。
這銘文是鳥篆,鳥篆出現在吳越楚等南方地區,書法的一種, 字的筆劃是以鳥形成,而吳越所在正是長江出口良渚地區,所以我看到這些銘文,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特別親切。
#長古知識 – 印象深刻的紀錄
書中有很多古知識的註解,讓我印象深刻,筆記如下。
- 春秋時代,一國大夫最高的地位便是「卿」(p. 133)。
我的OS:愛卿愛卿,人家叫你「卿」的話,意思是說,他是「王」,所以叫你「卿」,你是他的從屬。是醬嗎?
- 在城外面但離城很近的地方叫「郊」,在城外面但離城很遠的地方叫「野」(p. 106)。
- 在古時候,音樂分大樂和小樂:廟堂之上用大樂,是以鐘鼓演奏;私家之中用小樂,是以琴瑟演奏,所以後世用「琴瑟和鳴」形容夫妻相處(p. 75)。
以上,這本書的閱讀筆記完,準備看下一本書。(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