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334.JPG

 

福建省內最大的寺廟就是在泉州的這座開元寺,建於唐代武則天年間,至今一千三百多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盛產絲綢,是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開元寺所在的這片地原是當時的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取名為蓮花寺。在唐玄宗時期,創造中國史上的「開元盛世」,所以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在泉州的「蓮花寺」就直接更名為「開元寺」。

 

IMG_3346.JPG

 

我們從西側大門經過,看到修建中的大門雖然老舊,依舊很有氣勢。

 

IMG_3329.JPG

 

正大門進入後,看到「宋代二塔」。這兩座塔可是一千歲了呢!

 

IMG_3340.JPG

 

開元寺中的拜庭,也是信徒祭祀的地方,二旁的老榕樹盤根錯節,歷史最悠久的有800年,最年輕的也有200年的歷史。在這裡午休的百姓,看起來非常愜意。

 

IMG_3362.JPG

 

大雄寶殿上的匾額寫著「桑蓮灋界」,字體很特別,屬於魏碑的一種。第一個「桑」字,上三個「又」字,寫作三個「十」,第三個「法」字繁寫「灋」字。如果不是請教谷歌大神,我也找不出「灋」字的印刷版。

 

IMG_3339.JPG

 

「灋」字還有個由來。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靠水生存的哺乳動物名「獬豸」,四肢細長,尾巴短小,聽覺和嗅覺都異常靈敏。雄「獬豸」頭長獨角,生性勇猛。喜歡用頭上的「犄角」扶危助弱,「打抱不平」。後來,這種獨角獸的象形字「廌」被世人演變成明辨是非之意,「廌」讀音「zhai」四聲。去掉上邊的「廌」字和下邊的「去」字,「灋」字就只剩下了三點水,意即「水明如鏡,法如清水」。這就是古「灋」和今「法」的演變過程。(典故來源出自 https://kknews.cc/culture/le4vape.html )

 

關於桑樹和蓮花放在一起,有一個傳說。相傳當時開元寺所在地的大財主黃守恭夢見一名和尚向他化地蓋廟。黃大財主答道:「如果三天內桑樹開白蓮花,我就相信你是佛祖派來的僧人。」三天後,滿園桑樹竟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就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建寺。因此,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意思為「桑開白蓮,佛法無邊」。當時寺廟取名為「蓮花寺」也是因為這個傳說而命名。這「蓮香」門後的桑樹,據說就是當年的老桑樹。拍照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個故事,也忘了當下為什麼拍照,後來寫遊記找資料,才得知這樣的故事由來。

 

IMG_3345.JPG

 

步入大雄寶殿,發現店內供奉五座佛。一般是三座佛,分別是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踏入寶殿,發現有五座佛。原來,開元寺是中國南方唯一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廟。五尊大佛又稱五智如來,其代表的意義為東、西、南、北、中,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正中間供奉的是御賜佛像毗盧遮那佛,也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祇,合稱五方佛。殿內不能拍照,但是網路有很多照片可以參考。下圖摘自網路照片。

 

O1CN011bTvcisACTrblpt_!!0-travel.jpg

 

大雄寶殿後面是甘露戒壇,戒壇中有藻井,工藝精緻。殿內不能拍照,但是網路有很多照片可以參考。下圖摘自佛光山官網的照片。這藻井在中國寺廟其實很少見,可能都被破壞殆盡,但是在台灣,諸如彰化鹿港媽祖廟、北港朝天宮和三峽清水祖師廟,藻井工藝精緻,讓人讚嘆不已。我後來發現,像這樣精緻藝術的保留,在中國其實非常少見。中國大多是大山大水大建築,細節的部份,很多都消失了。

 

get_image.jpg

 

我意外發現甘露戒壇的建築平面剖析圖,出自佛光山編整的【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複上網站如下。這個網頁上有分享一些辭典內的目錄內容,非常有趣。對佛教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可能也會很喜歡。http://arts.fgs.org.tw/fgs_arts/tw/keyword_search_detail.php?arg=RUBKVL1SlVRsKb1rN1nS9kBbrRb8bwJOxT6PgBdw6Br0WXeLVF%2B%2FLkaeDwo

 

get_image (1).jpg

 

這套大辭典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是佛教美術的百科全書,具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沒想到佛光山的星雲大師,集結眾人力量做了好多很有意義的事情,沒有接觸過都不知道這些豐富燦爛的收藏與整理。佛教藝術也是我有興趣的主題。雖然每次寫遊記邊寫邊查邊整理都花很多時間,但是過程都學習到好多古典文化的故事,方方面面,豐富有趣。

 

佛光山.png

 

甘露戒壇後方是藏經閣。記得武俠小說裡有時候會講到一生都在藏經閣打掃的出家人,有機會閱覽群書的故事,想必藏經閣都藏著許多經典,變成旅遊景點之一的藏經閣,鮮少讓遊客參觀

。開放給遊客參觀的藏經閣,通常只剩下空建築,經典多半已損毀或被移走。

 

IMG_3341.JPG

 

麒麟壁。麒麟是古人敬奉的靈獸之一,乾隆乙卯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洪陽輝造。兩旁浮雕的作品有許多象徵物,有元寶、靈芝、如意、鹿、松鶴等吉祥物,象徵富貴、 長壽 、厚祿(鹿與祿諧音)等。

 

IMG_3353.JPG

 

在往前走就是開元寺的鎮寺之寶  -- 仁壽塔和鎮國塔,建於宋代,是中國最高的石塔。東塔為鎮國塔高48.24公尺高,西塔為仁壽塔高44.06公尺高,相傳這兩座塔是古時的風水師設下的風水陣,讓形似鯉魚的泉州刺破阻礙泉州發展的永春城,從此泉州便欣欣向榮。雙塔經歷了明萬曆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襲擾,仍屹立不倒。

 

西塔 – 仁壽塔。

 

IMG_3355.JPG

IMG_3356.JPG

IMG_3357.JPG

IMG_3358.JPG

IMG_3359.JPG

 

在西塔第四層的東北壁上有一個孫悟空的浮雕,頭戴金箍,頸挂念珠,腰懸佛經。據說這生動的形象是來自印度敘事詩《羅摩衍那》中那只能騰雲駕霧的猴子,佛教東傳時這隻猴子也隨著來到了我國的泉州。猴子所在處很高,只能從摘取網路照片當參考。

 

5133569319232226723.jpg

 

東塔 –  鎮國塔。

 

IMG_3360.JPG

 

再往前走,有現代化的古船館。館內有一座在1974年被打撈起來的古帆船,部分遺跡展現在館內,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下圖就是這艘古帆船的遺骸,部分被修復後展出。

 

IMG_3368.JPG

 

古帆船的迷你示意模型圖。

 

IMG_3369.JPG

 

館內還有講海上貿易的故事,資料不多,還好我們時間也不多,逛下來也算是豐富。

 

IMG_3371.JPG

 

一旁是「弘一法師紀念館」。前一天在清源山看到弘一法師舍利塔,今天在開元寺看到他的紀念館,是一定要進來看一看。裡面的內容不多,我記錄的照片僅有弘一大師的照片。前幾天逛誠品,都還看到弘一大師出的書被放在重點擺設區,可見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看閱讀弘一大師的著作,有機會也來了解一下。

 

IMG_3372.JPG

IMG_3373.JPG

 

下一個行程 – 五店市傳統街區。(待續)

 

註: 附上 聖嚴法師的行記    - 五百菩薩走江湖 -   泉州的開元寺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25&cid=38&page=3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泉州 開元寺
    全站熱搜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