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699.JPG

 

下午才花兩小時就把奉天宮跟大街逛完了,北港附近也沒什麼景點,嘉義市區的夜市又很遠,本以為很無聊,沒想到吃完晚餐後回飯店休息,看到奉天宮正好有進香團進香,非常熱鬧。還好飯店就在奉天宮旁,不然就只聞鞭炮聲,也不知道有這麼精彩的進香團跟陣頭在街上活動。

 

話說我剛吃完晚餐,在附近一家老賴茶店買了一杯「太后鮮奶茶」,正左晃右晃逛回飯店時,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就趕緊跑到廟口一探,原來是三太子正在廟埕上起舞。廟口石板地上,有五團火堆,四角各一團,中間也一團,在夏天的夜裡燒得炙熱。一旁的鼓聲和鑼聲響徹雲霄,進香的三太子和各方人馬神情恭謹嚴肅,跟著鼓聲和鑼聲踩著進香的步伐,在廟埕前的大馬路上一點一點往宮口前進,依序抵達宮口後,各自在廟埕石板上呈現不同的朝拜儀式。

 

IMG_3671.JPG

 

宮口前有許多民眾圍觀,有觀光客也有跟著進香團前來的觀摩信眾,屏氣凝神地參與這時空下神聖的儀式。

 

IMG_3679.JPG

 

進香團的工作人員很忙碌,有一旁敲鑼打鼓的,有一旁隨時補充火團金紙的,也有一旁隨時保持金紙上的火要持續燃燒的。當天我看到兩個宮前來參拜,一個是北部三峽下來的宮,另一個是高雄來的宮。一個宮進香結束後,還要把儀式舉行時的金紙和灰燼全部清除,好讓下一個宮來進香時,有完整的廟埕空間來朝拜。

 

我很好奇這進香團有多長,往廟埕前的馬路走去,連續走了三到五分鐘,才看到隊伍的盡頭,非常壯觀。每個團的成員至少有五十個人以上,年齡從小朋友到老年人都有,主要是二十歲到五十幾歲的主力人員,有扛轎的,有裝扮七爺八爺三太子等的,每個隊伍有幾個乩童,依序朝拜。他們步伐純熟、流程運作通順。這次我第一次這麼靠近台灣的「宮廟文化」,著實讓我嘆為觀止。

 

IMG_3670.JPG

 

IMG_3674.JPG

 

IMG_3676.JPG

 

我很想照相,一開始還有點猶豫,怕覺得對神明不敬。後來看到有圍觀民眾跟進香團人員在拍照,我也拿出手機攝影。若照片都很成功,表示神明同意我分享觀摩進香儀式的經驗。有一幕是乩童分別拿刀子跟流星錘往自己的身上劈,乩童頓時身上開始流血,細細的血柱慢慢往下流。護駕人員則是在一旁跟著乩童,手裡拿著一瓶水(?),乩童拿刀劈完身體之後,護駕人員把水含入口中,往乩童傷口處噴。我猜是消毒用(酒精嗎?)?隔天早上的進香團,我看到護駕人員拿著噴霧瓶,在乩童拿刀或流星錘劈完後報之後,往傷口處噴。

 

IMG_3694.JPG

 

IMG_3696.JPG

 

每一個進香團都有人專門拿著竹子做成的引路旗(?),在進香團的最前端帶領整個團隊,好像是跟媽祖和四方護法天神說,我們是哪一個宮,從哪裡來,現在要來請安,請保佑平安等等的樣子。

 

IMG_3689.JPG

IMG_3718.JPG

 

進香的尾端,一把刺眼的火焰,把天空都照得火紅。這是我第一次這麼接近台灣鄉鎮關於進香的民俗文化。眾人的虔誠在朝天宮前創造一個「神聖空間」,空氣中的鼓動,還有花火的光與熱,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IMG_3697.JPG

 

IMG_3699.JPG

 

朝拜過後的三太子等眾,在廟裡休息,要在這裡過夜。

 

IMG_3703.JPG

 

夜裡的藻井特別美。

 

IMG_3706.JPG

 

IMG_3708.JPG

 

IMG_3712.JPG

 

晚上八點多,所有進香儀式都結束之後,就是北港當地居民的卡拉OK時間。同樣的空間,空氣中轉而瀰漫的是盛夏夜深的慵懶情懷,和五音不全但全民包容的各種歌聲。

 

IMG_3714.JPG

 

廟埕外圍有一個圍牆,圍牆上有幾尊石雕,我後來才知道,這是朝天宮有名的四海龍王,在外圍守護著朝天宮。這四尊龍王的雕刻相當細緻,有一種溫潤儒雅的感覺。

 

IMG_3719.JPG

 

IMG_3721.JPG

 

IMG_3722.JPG

 

IMG_3724.JPG

 

宮廟藝術,在朝天宮的官網上有很詳盡的影音介紹,非常建議去北港的朋友,不只是在當地拜媽祖,吃大餅,還很推薦出發前上網看看這些介紹,到了當地之後,才知道朝天宮的每個建築細節,有什麼樣的故事。

http://www.matsu.org.tw/index2.aspx

 

IMG_3720.JPG

 

隔天早上,我以為都沒活動了,想說行程只剩下聽說很無聊的故宮南院,結果我早上龜速退房後,才發現朝天宮前已經熱鬧很久了。寄放行李後,我火速衝到朝天宮前,正好趕上舞龍舞獅。看看廟埕右方休息的神明們,才發現自己來得非常晚,錯過很多精彩的片段。

 

IMG_3742.JPG

 

IMG_3745.JPG

 

大鼓上陣。

 

IMG_3749.JPG

 

IMG_3746.JPG

 

進香旗(?)上陣。這個昨天晚上也有看到。進香旗敬禮。我的OS:竹子的需求跟用途,超級多元化耶~

 

IMG_3759.JPG

 

分工合作的進香團,有認真跟神明溝通的乩童,還有燒金紙、保持儀式的火焰的人員。這一團負責敲鑼的是一名小童,我不禁讚嘆宮廟文化教育的普遍性,還有年輕一輩接觸很深的滲透性。

 

IMG_3770.JPG

 

後面還有一團,等著上陣。大太陽底下,我什麼都沒做只是觀看,就流了一身臭汗。那些揹著神明和抬著轎子的人們,真的很不簡單。抬轎的是年輕人。沒想到進香文化非常普及,年齡層從老到小都有。

 

IMG_3780.JPG

 

轎子裡有很多神明,轎子抬不進朝天宮,所以把神明們用人龍一個接一個送到媽祖正殿休息。送進去的時候,要過香爐,每一個接到神明的人,都要喊一聲。神明們在媽祖正殿小憩片刻後,會在媽祖前的萬年香爐點火,名為「剎香」,神明們起駕回宮前,會先在這個萬年香爐前過前,然後人龍一手接一手,再過主殿前的大香爐,然後再出宮,回到轎子上。整個過程,大開眼見。心底忍不住發願,要來走一次大甲媽祖的遶境,部份參與也好。

IMG_3793.JPG

 

IMG_3796.JPG

 

七爺八爺等護法身前,有掛這個圓形麵包。不懂為什麼。

 

IMG_3753.JPG

 

IMG_3788.JPG

 

臨走前買了一件北港媽的衣服留念。這次穿鹿港媽的衣服來看北港媽,下次應該會穿北港媽的衣服去看大甲媽。

 

IMG_3808.JPG

 

朝天宮前有一條廟街,賣很多大餅、蒜頭、綠豆、黑豆等等。最有名的就是這個「日興堂」賣的糕餅,業績強強滾,香客都來這裡買餅回家吃。要結婚的新娘也來這裡訂大餅,歡喜節慶都跟大餅有關,民俗風味濃厚。

 

IMG_3594.JPG

IMG_3582.JPG

IMG_3583.JPG

IMG_3585.JPG

IMG_3587.JPG

IMG_3588.JPG

IMG_3590.JPG

IMG_3592.JPG

 

IMG_3596.JPG

 

我在一個小店買了芋頭蛋黃酥吃,單買一顆台幣35

 

IMG_3573.JPG

IMG_3574.JPG

IMG_3578.JPG

IMG_3581.JPG

 

北港有名的圓仔湯,71年老店唷。

IMG_3567.JPG

 

IMG_3568.JPG

 

IMG_3569.JPG

 

IMG_3571.JPG

 

下圖是「北港觀光導覽地圖」,可以看到北港可以逛的景點不多。

 

IMG_3638.JPG

 

下圖是北港女兒橋,以前是運送蔗糖的鐵路,後來鐵路被洪水沖斷了,後來斥資蓋了僅有一邊連接路面的女兒橋,另一端是看台,眺望過去的單軌鐵路。

 

IMG_3642.JPG

 

IMG_3640.JPG

 

IMG_3641.JPG

 

 

女兒橋附近是彩繪村,邊走邊拍照也挺有趣的。

 

IMG_3644.JPG

 

IMG_3658.JPG

 

IMG_3651.JPG

 

北港巷弄裡的老房子,很有特色。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嗎?

 

IMG_3635.JPG

 

老房子,上個世紀的兩層老洋樓。

 

IMG_3519.JPG

 

緊貼著朝天宮的洋樓建築,中西合璧的風格。

 

IMG_3626.JPG

 

古早的振興戲院,當年的大建築,現在被餅舖「日興堂」包租賣餅。

 

IMG_3572.JPG

 

IMG_3619.JPG

 

IMG_3621.JPG

 

返程,從朝天宮走回嘉義客運,僅約5分鐘路程,非常方便。客運旁有一個早餐店,我買了一杯奶茶上路,前往故宮南院。

 

到了故宮後,正是中午時分,肚子很餓,逛了兩個館就去吃飯。餐館在一樓,人很多,我等了半小時才有位子,吃了一個素食火鍋,填飽肚子之後,就快三點,準備返程搭高鐵。故宮南院有前往嘉義高鐵站的免費接送,每三十分鐘一班。我後來才知道,這個接送是七人座廂型車,能接送的人數不多。我是四點的高鐵,故宮工作人員建議我早一點去搭車,免得沒位子,所以我搭了三點的免費接送車回到嘉義高鐵站。這個免費接送是在故宮本館的一樓,不用再走出去搭車。若是搭巴士或客運,要再花十分鐘走到故宮外圍的公車站,公車選項也很多。

 

這次的北港媽祖行,非常有收穫,期待下次的大甲媽祖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簡旅人 的頭像
    從簡旅人

    從簡旅人 Viator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