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參加了內觀中心給新生的十日內觀課程。從高雄六龜的內觀中心回來一週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留下一點紀錄。
我是參加11/20-12/01這一期在六龜的十日課程,課程十日,前一天報到,後一天出關,前後共十二天。課程是三個月前開放報名,我在8/20清晨登入報名網頁完成報名之後(當時還不確定報名是否成功,自己想說應該沒問題^^),當天上班就跟老闆請了八天的假期,一切都很順利,就等這一天的到來。
【前往高雄法邁中心的交通】
我在11/20一早五點多起床,搭八點的飛機從香港飛到台灣高雄機場,然後從高雄機場轉捷運到左營高鐵站搭計程車前往六龜內觀中心。
這個計程車的聯絡人是內觀中心網頁推薦的黃先生,打電話預約之後,黃先生會依照預約人數準備車輛,四人一車,一人TWD400,三人一車,一人TWD500。我去程的時候四人一車,其實有點擠;回程時三人一車,比較舒服。
- 從 高鐵左營站 出發(NT$1500~1600)
如:每人NT$400(4人)、每人NT$500(3人)
也可從台鐵高雄站(NT$1500~1600)或高雄國際機場(NT$1500~1800)出發。
0937-560372 黃萬全
我有研究過搭客運公車,我發現從高雄搭高雄客運 【E 25 】 往六龜,就要TWD280,還要再轉【 H11 】六龜往寶來,當我查到這裡時,就立馬決定搭計程車就好,也不用帶著行李拉來拉去,還要轉車、等車。
【報到】
十二點從高雄左營站準時出發,下午兩點就到內觀中心了。這張照片是十一天後出關準備離開時照的照片,這天早上晴空萬里,太陽閃著金黃色的亮光,是當天出關的心情。
入關前,在報到處填寫報名表,在閱讀一次「學員行為規範」,確保學員們是否意志堅定,要能遵守所有的規定。這些規定對我來說其實都很簡單,不是什麼問題。
報名表填寫後,跟家人報聲平安,提醒媽媽我要閉關十天,期間都找不到人,有急事找高雄六龜內觀中心就可以找到我。
整頓好心情之後,我就把我的手機跟錢包交出去,拉著行李入關去。
【寮房】
推薦我來內觀的朋友跟我說,六龜的寮房是兩人一間,環境非常好。我本以為是一棟大建築,兩人一個房間,沒想到是兩人一間小屋呢!小屋左右兩側各一張床,一間衛浴間。
我自己帶了睡袋,這裡的毛毯等我都沒用到,整齊地堆在角落。
沒多久我的室友來了,我們在晚上第一個鐘聲敲響前,簡單地聊天。
【第一個鈴聲】
「噹〜〜〜」第一個鈴聲響了,原來是吃飯了。
來之前就知道十日課程只用早餐跟午餐,過午不食。沒想到報到這一天晚上還有供應晚膳,可能是怕很多風塵僕僕來到偏遠六龜的旅人們肚子會餓,正式進入課程前一天晚上,準備簡單的晚餐讓大家吃。
晚餐時間,佈達重要事項後,就開始「神聖的靜默Noble silience」。禁語對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九點半就寢,我想我已經準備好隔天早上四點起床。
【第一天】
「噹〜〜〜」第一天的第一個四點的鈴聲響了。這是機器的錄音鈴聲,第一聲非常小聲,第二聲就是一般的音量。這天晚上我睡得很好,我應該是聽到第二個一般音量的鈴聲才醒的。
我當時還不知道四點半才開始打坐,所以起床之後就跑到佈告欄瞄了一眼今天的行程後(看完就忘了),就跑到靜修堂坐了下來,一路坐到六點半。很妙,當時沒有注意到時間,所以也不知道時間怎麼過的。這兩個半小時一下就過去了,我有調整姿勢,但我都忘了當初怎麼度過這兩個半小時。
六點半,早餐。早餐很豐富,是熱粥配菜。我帶著法鼓山買的鐵碗跟鐵筷,回想七年前中秋節前後在法鼓山總本山的禪七,受益良多。很期待這次十天的課程,能增長智慧、增加安定。
吃完早餐在園區散步幾分鐘後,就回到寮房休息。沒想到一回寮房就躺下,一躺下就睡著了。
「噹〜〜〜」第一天的第一個八點的鈴聲響了。進了靜修堂後就心無雜念地坐下,我帶了自己的蒲團和毛巾,調整好姿勢之後,就閉上眼睛開始打坐。過沒多久,就聽到葛印卡老師的吟唱,然後開始教授呼吸,這段教學是巴利文和充滿口音的英文,聽不太懂,接著有字正腔圓的中文解說,說明「觀息法(Anapana)」,要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整個鼻腔,觀察每一口呼吸。想像鼻子跟嘴唇間有一個大三角形,注意這個大三角形內呼吸的感受。
「嗯,就是呼吸咩〜」葛印卡說要觀察呼吸,而不是讓引導呼吸或調整呼吸等等,讓我想到法鼓山教我數息,意思應該是,一個是主動去呼吸、然後數數,這裡是要去觀察呼吸本來的樣子(我的理解,可能表達不夠精準,這裡單純描述我當下的想法)。我的頭腦又開始運作,但這樣的運作我還可以接受。
「噹〜〜〜」第一天的第一個九點的鈴聲響了。這時候我已經聽完葛印卡老師不知所云的吟唱,接著聽到鈴聲,應該是休息的意思。我走出來看看外面的陽光,喝口水,走幾步路之後,聽到下個鈴聲,就回到禪堂繼續「用功」。
「用功」這兩個字是我在聽葛印卡老師講述每一步內觀技法後,最常聽到的關鍵詞之一。「用功、用功、用功,你要不斷地用功!」好吧,內觀課程是要用功的,且努力用功有效,那我就努力「用功」。回顧人生,很多階段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會達到自己要的結果。雖然學生時代很多師長說要努力念書,但唸書對我來說一直是不需要太努力的事情。或許有人看到這句話很想打我,但是除了念書以外,很多努力不一定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時候有人跟我說,你只要保持用功就好,多簡單的指示,我可以不用懷疑「努力」或「用功」這兩個字,讓我當下很舒坦。
「太好了,我只要用功呼吸就好。」我的頭腦在跟我對話,好像很簡單,但執行上好困難。當一切寂靜時,我的頭腦開始喋喋不休。
「喋喋不休」這四個字讓我印象深刻,是《臣服實驗》這本書中的一段話:「往內探索時,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我多數的心智活動都繞著我的「喜歡」和「不喜歡」打轉。如果我的心智偏愛(或排斥)某樣事物,它就會熱烈地說個不停。我可以看見,就是這些心理偏好創造了喋喋不休的對話,說著要如何控制我生活中的每一樣事物。」
果真是喋喋不休,念頭一個又一個冒出來。好在我已經知道,念頭一定會有,接下來要怎麼對治。第一天的上午,靜修堂外飄滿桂花香,絲絲花香味隨著我的鼻息竄入身體裡,我還在用頭腦想著,是竄入腦海裡還是竄入心裡。對於如何對治的方法,我一點線索都沒有。不過我也不急,才第一天的上午,我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放鬆。
「噹〜〜〜」第一天的十一點鐘聲響起,吃午餐了。外面的陽光好溫暖,看看午餐的菜色是什麼。
到了餐廳,圓椅凳鐵腳和磁磚接觸的聲音咭咭咖咖,此起彼落。「嗯,這裡不是佛教團體的五觀堂,不會有人教導學員保持覺知的其中一個行為就是輕聲到無聲。」
我要保持自己的覺知,我就是注意自己拉起椅子的時候和坐下去的時候,要無聲。吃飯的時候,要無聲;取菜的時候,要無聲。拿碗動筷子的時候,就不要咀嚼;要咀嚼的時候,就把筷子跟碗放下,好好感受食物在舌頭上、在口腔裡的感覺。
吃完飯後洗完碗,我在溫暖的陽光下走了十分鐘後,回到寮房休息。一回寮房休息就是躺下,一躺下就睡著了。
「噹〜〜〜」第一天的下午一點鐘聲響起,要去靜修堂了。我後來才知道每天下午的一點到兩點半固定可以在寮房打坐,兩點半到三點半是固定大堂共修。我只記得推薦我的朋友提醒我說,可以在寮房用功,但是建議去靜修堂共修比較好,所以我也沒想太多,就是待在大堂跟大家一起打坐。
下午開始,不是念頭紛雜,就是昏沉直襲。接著我的骨盆髖部隱隱發酸,我開始擔心一個月前整骨老師幫我喬好的位置又整個歪掉。我聽說打坐會讓很多人的骨盆外擴,我既然已經決定要參加十日的內觀課程,打坐要從早到晚打十天,就別想太多了。
接著是共修時間,繼續聽葛印卡老師教授呼吸的方法,跟提醒我們要努力用功,要有耐性。
接著,沒有其他,就是繼續打坐。
「噹〜〜〜」第一天的下午五點鐘聲響起,茶點時間。沒有晚餐,新生每人一顆小蘋果,外加糙米粉和黑糖粉,自己泡來喝;舊生只能喝檸檬水。
我排隊輪到我挖糙米粉時,只剩下一湯匙糙米粉,所以我配了一湯時黑糖,加了約
200CC的熱水,兩三口就結束我的晚餐。接下來的十天,吃完小蘋果後,就保持這個量攝取糙米粉跟黑糖的熱量。
「噹〜〜〜」第一天的下午六點鐘聲響起,繼續打坐。
「噹〜〜〜」第一天的下午七點鐘聲響起,開示時間。我才知道原來每天晚上都有一小時的開示,真好,我可以不用打坐去跟那些念頭打架,我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了。
【第一天的開示】
第一天的開示講開始修習內觀會遇到的障礙,以及內觀禪修的目的,還有為什麼從呼吸開始,以及心的本質,最重要的是說,如何克服,以及注意事項。
我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內觀的呼吸技法,是來自佛陀。內觀法其實在佛陀之前就存在,是在佛陀找了很多方法之後,才發現內觀才是最究竟的方法,在證悟得道之後開始廣為教授,幫助成千上萬的人們離苦得樂。
開示的內容,網路上都有公開資料可以查詢,有各種語言的版本。只有內觀的技法,是要上課去聽,舊生也都沒有技法的錄音帶。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第一天)10dayDiscourse-01
我聽完第一天的開示之後,大為感動。我好喜歡開示的內容,簡單明瞭,是我熟悉的佛法,是我想要精進、但是一直做不到的修行。我現在來到內觀中心得知「呼吸」是一個入門,「內觀」是一個究竟之道,那我就要堅定地相信且練習,相信自己是在一個對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喔,我好討厭人家說我『努力』這兩個字。」我嘆了一口氣。「但是,這裡說要努力,是一個對的方向,那我就『努力』吧!」
我給我自己加油打氣,繼續努力。
晚上九點,我在安靜的夜裡簡單沖完澡之後就倒在床上,一覺到天亮。(待續)
觀息,心可靜止。
堅定不移,心可淨化並得到解脫。
Obversing breath after breath, the mind becomes still.
Unwavering, the mind becomes pure and naturally finds lib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