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數年前的旅行。因為老同學要去嵩山玩,問我有沒有嵩山的遊記,我翻翻電腦發現以前還有記一點東西,就整理整理貼出來。話說,我很久沒爬山了。

###分隔線###

那天是早上十一點四十五分的飛機,我十一點五分剛好衝到南方航空的櫃台辦理登機。回想我當時悠悠哉哉地抵達九龍站要報到的時候,赫然發現時間晚了,還好我沒有行李要拖運,火速趕往香港機場櫃台,在最後一分鐘趕到櫃台,請櫃台的地勤人員幫我處理報到。這是我第一次這麼疏失,第一次這麼慌張地開始我的旅行,還好老天幫忙,讓我趕上這班一天才飛鄭州一次的飛機。

約下午兩點多,抵達鄭州新鄭機場。我在肯德基點了不加冰塊的雲頂咖啡,用SKYPE聯繫香港的事務,等到回過神來,這雲頂咖啡裡的霜淇淋,早就融化在咖啡裡,杯子都逐漸退了冰。

揉揉眼睛後,我起身去找神州租車,走遍機場卻找不到神州的牌子,後來才知道,是要打電話給神州租車,他們才派車來接我們到機場附近車程五分鐘左右的租車處。

看看還有點時間,我走到美食街點了涼皮,開了電腦看嵩山旅遊相關的影片。我還帶了葡萄來吃,隔壁桌的小孩眼睛一直盯著我手上的葡萄看,我摘了一串葡萄對他笑了笑,他也對我笑了笑,心靈葡萄正交流時,正巧小孩媽媽端著食物走回來,我就側頭對這個媽媽眨眨眼,把葡萄舉起來,示意說要給她的小孩。這個媽媽很不好意思,但看著兒子笑得開心,就很不好意思地接過我手上一串飽滿的葡萄給兒子吃。這個小男孩吃得開心,媽媽則笑他不害羞的表情和吃葡萄的喜感。

我邊吃邊看嵩山旅遊的驢友遊記,這次要去「天地之中」的嵩山,位於「中原」的嵩山。

學生時代唸了這麼多歷史,啥「問鼎中原」、啥「逐鹿中原」的,我現在要來看看了。

天地之中」指中國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歷史的文物古蹟,包括周公測景台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11項優秀歷史建築。該建築群中的各建築建成時間,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0年將「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為世界遺產。

複習一下國文。

問鼎中原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逐鹿中原
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這中原兩個字很迷人,此行是來朝拜中嶽嵩山,適逢四月中是洛陽牡丹花季,順便來看看武則天都很喜歡的洛陽牡丹花。



þ 嵩山行主題
五嶽之一中嶽的嵩山
洛陽的牡丹花

þ 行程路線

Day 1 –            
太室山的中岳廟 + 嵩陽書院
嵩山峻極峰 + 法王寺
嵩陽書院到伊川

Day 2 –            
伊川到觀星台
啟母石 + 少室闕 + 少林寺 + 三皇棧道
禪宗音樂大典回伊川

Day 3 –            
伊川到龍門石窟
隨唐城遺址植物園+ 關林
洛陽回鄭州機場

Day 4  –           
鄭州機場,返程



Day 1 嵩山景區

中嶽廟
中嶽廟,原名太室祠,道教著名宮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東麓,始建於秦代,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聖地,也是歷代皇帝祭祀中嶽神的地方。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居中原各祠宇之冠,亦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相對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

今天剛好有廟會,原本人民幣三十塊的門票,只要十塊錢。在門票都很貴的大陸,真的覺得小小賺到。

廟會帶來大量的人潮和攤販,進入中嶽廟前,要穿過重重的攤販。看看人家廟會的攤販賣些什麼也挺有趣的。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姿態昂然的百年側柏,坐落在第一落的牌坊「配天作鎮」前,迎接著朝拜的善男信女們。




配天作鎮坊,原名叫宇宙坊。1979年元月翻修,古時稱中嶽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正樓額書配天作鎮,左右配樓分別書宇宙俱瞻。按古代的五行之說,中嶽屬土,土即地的意思,唯地才能配天,故名配天作鎮。




走過配天作鎮坊,看到許多善男信女們坐在地上摺紙錢和金元寶。另外看到四尊宋代鐵人,站立在神庫的四個角落。







善男信女們為求祈福,紛紛手拿紅線掛在鐵人手上磨蹭,然後把紅線綁在小孩身上,或是掛在自己的手腕上;有的善男信女們,則掀開鐵人身上的衣布,磨蹭腰帶處,然後再摸摸自己的腰,重複這樣的動作數次。我們也入境隨俗,摸摸鐵人身上的手,再摸摸自己的手;摸摸鐵人背腰上的腰帶,再摸摸自己的腰,祈求福氣、健康與好運。

在這神庫的相對位置,也有四個鐵人,守護另一庫社。其中一鐵人明顯肚大腹凸,是不是到了中年的大叔,即使是守護神,也會長肚。



稍稍往前走幾步,是盤根錯節、幹粗葉茂的側柏,樹枝上掛著許多祈福的紅布,在風中飄揚著。





走過財神殿,文昌殿後,來到峻極門。越走進廟的中心,越看到兩旁的側柏從百年到千年,屹立不搖地守候這塊道教聖地。古樹參天的廟宇,莊嚴肅靜,在廟會時節,多了人氣與歌樂。這是我來到太室山的第一個印象。









嵩高峻極坊,位於中嶽廟峻極門之北14米處,因坊後即是中嶽嵩山供奉嶽神的中嶽大殿,故又稱迎神門,此坊為四柱三樓式建築,黃瓦蓋頂,是清代時期建築,和北京故宮的承光門建築相同。這個建築最大的特點是在於它的斗拱,據說當時營建是沒有用任何一個鐵釘,全靠卯榫結合。“嵩高峻極”四個字,傳說是康熙皇帝的親筆禦書。坊名出自《詩經.大雅》“嵩高唯嶽,峻極於天”詩句。








走過這處全真道聖地,人山人海,人聲沸騰;側柏林立,生氣昂然;古建築安好、穩坐太室山腳下,有一番安定之氣。若是一般觀光,走馬看花,也就是個記憶點;但要對這個中嶽廟的建築有什麼理解,對道教的文化傳承有什麼了解,卻也不得其門而入。或許,等我們走更多地方之後,或遇貴人講解,或自已融會貫通,才有不同的心得體會。






arrow
arrow

    從簡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