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人卻不太了解台灣的民間習俗與文化,著實有愧,所以今年開始周末小旅行,拜訪台灣各地的歷史古鎮,閱讀台灣的歷史。
【北港朝天宮的創建 & 歷代沿革】
這次到雲林北港的朝天宮。朝天宮的官網有豐富的介紹,除了介紹媽祖的由來之外,還把雲林北港從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四年(1624)荷蘭人入侵台灣開始講起,講戰爭、講貿易,講海岸線等地理自然變化,講地方治理與地方建設等等,長達四頁,非常用心。
朝天宮 歷代沿革: http://www.matsu.org.tw/index2.aspx
北港朝天宮的開始,相傳在康熙33年(1694),佛教臨濟宗禪師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奉福建湄洲朝天閣媽祖聖像從笨港(北港舊稱)登陸,立祠恭奉,為朝天宮創建之始。很妙,我一直以為媽祖是民間信仰,跟佛教不相關,沒想到朝天宮的創建,是從一名臨濟宗的禪師開始。朝天宮裡有一個「開山廳」,可以看到樹璧和尚笑咪咪的畫像,以及一旁歷代住持的牌位。一開始還不明白,後來才得知,北港朝天宮是目前全台唯一保持佛門法師主持法事的媽祖廟。
網路查資料時,發現台灣有一節目叫「寶島神很大」,第158集介紹北港朝天宮,挺有趣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nGDT9qumU
【宮殿巡禮】
下午一點,開始參拜朝天宮,太陽很毒辣,肚子有點餓,但不影響我要先朝拜北港媽的心情。
下面是朝天宮官網的宮殿一覽圖,點進去之後都有詳細的介紹。
【廟埕】
面口前這塊地,稱作「廟埕」。我在烈陽底下跟北港媽興奮地大喊:「北港媽,我來了!」。這朝天宮比我想像中小,可能是從小到大常去行天宮拜拜,所以覺得朝天宮比我想像中來得小。
朝天宮建築群第一排正中央是「三川殿」,高度較左右兩殿高一點,是中軸主要入口。左翼為龍門,右翼為虎門,合稱為「龍虎門」或「五門」。一般香客進廟朝拜,多從龍門進,而虎門出,代表中國古代「出將入相」的傳統。小時候去行天宮拜拜,媽媽都有教說,要從面對宮廟右手邊(左翼)的入口進入,然後從另一邊出來。現在的人好像沒那麼講究,有人從正門進出,也有人從右翼進出。正門左柱(面對正門的右手邊)上,有一個「國家列管二級古蹟」的字樣。我看到之後更加期待,要來仔細觀賞這座朝天宮的建築藝術。
【拜殿】
拜殿奉祀中壇元帥,就是拜三太子李哪吒的地方。基於尊敬,所以我都沒有照相。拜殿兩旁都有金紙跟七支一綑的香,可以隨喜請香,或是刷悠遊卡添香油錢,每一刷是台幣一百塊。基於環保,我沒有點香。下圖是我晚上照的照片,晚上已經沒人顧了,香跟金紙就擺在那邊,隨人取用。
【第一香 - 聖母殿(正殿)】
從正殿開始,算第一支香。正殿的正中央就是媽祖安坐的地方,看著眾多前來祈福的香客,傾聽香客們的祈請,安撫三百多年來無數百姓的心靈。
正殿頂端的藻井被燻得發黑,藻井四角安裝了強力照射燈,在晚上香客前來朝拜時,也能看得清楚。
媽祖前正殿下,有一個香爐,裡面有永不熄滅的「萬年香火」。北港朝天宮三百多年來香火鼎盛,各地信眾及分靈的廟宇眾多,每年進香盛期,都會在朝天宮正殿舉行莊嚴隆重的「刈火儀式」,儀式均遵古禮,由住持法師誦經並恭讀「吉祥文疏」,唸完之後,法師會在萬年香火爐內焚香燒金,然後由住持法師將香灰舀至一旁的香爐內,再將前來刈火的廟宇香爐予以封閉,帶回自己廟宇內。「寶島神很大」第158集有一幕,是拍攝住持法師會茂老和尚主持「刈火儀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nGDT9qumU
我在當天沒有看到「刈火儀式」,但有看到前來作客的他鄉媽祖,在朝天宮媽祖廟前的壇桌上作客到一定時辰要起身回駕,宮廟人員在這個香爐燒金紙,作客的媽祖分身要起駕回宮,會先經過這個香爐「過香」,然後再到主殿的大香爐「過香」,算是回程前的告別儀式。
正殿一旁有籤桶,籤桶旁是整排詩籤。很妙,我在正殿晃了三次(下午、晚上和隔天早上),都沒看到有人筊杯求籤。整排詩籤有新有舊,感覺求籤的人不多。我揣想,車水馬龍的香客時常求籤的話,應該早就把這些詩簽請走好幾回了,不會還有紙漬斑駁的詩籤留在牆壁上。
我在詩籤旁晃來晃去,想求籤又怕麻煩,我心裡默默跟媽祖說,那我眼角瞄到哪支詩籤,就當作是給我的生活籤吧。帶著忐忑的心情,我眼角瞄準位於左上角的詩籤,是六十甲子籤的第五十九籤,內容如下:
六十甲子籤 五十九籤 癸酉
有心作福莫遲疑 (有心要做善事不要遲疑,趕快去做。)
求名清吉正當時 (想要求名聲顯現,現在正是時候。)
此事必能成會合 (內心想完成的事情必定可以得到認同,處理得宜。)
財寶自然喜相隨 (就像想獲得財寶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一樣,心願得以完成。)
籤意分享
因為平時多做善事,想要完成心願時,就能神明保佑,能自然而地得到財寶(完成心願)。
我好喜歡這第五十九籤,喜歡最後一句「財寶自然喜相隨」,感覺媽祖是在回應我,當我保持正念,一切以善念出發、盡力而為時,其他的事情自然喜相隨。超級感謝媽祖給我這樣的肯定與回應。
接著,我又跟媽祖求一支籤,於是我眼神瞄準右上角的詩籤,是六十甲子籤的第一籤,內容如下:
六十甲子籤 第一籤 甲子
日出便見風雲散 (只要太陽出來了,遮蔽天空的烏雲就會隨風而散。)
光明清淨照世間 (陽光普照大地般地,內心清靜並會充滿光明。)
一向前途通大道 (好好努力,會通往成功的道路。)
萬事清吉保平安 (只要循著正確的道路,有神明保佑,會平安順心的。)
籤意分享
抽得此籤表示所問之事目前面臨著阻礙與困難,但是就像雲會散開,陽光會出來,事情的陰霾會掃去,而且神明會保佑,事情最後會平安順利的。
我也好喜歡這支籤,感覺我有被媽祖鼓勵到。
正殿兩旁有鐘鼓,鐘槌跟鼓槌都是自動的,在儀式進行的時候,會透過電力敲打,真有趣。
黑色的大鐘內側貼有許多紅色的紙條,想必也是跟祈福有關。
【第二香 – 觀音殿】
此時觀音殿前有進香團在問事,進香團都有樂隊,樂聲震耳欲聾,乩童專注問事,一旁香客則專注在自己的進出,好幾個世界,相容在同一個空間,莫名協調。
【第三香 – 三官殿】
第三香拜的是主神天官紫微大帝(堯帝),地官清虛大帝(舜帝),和水官洞陰大帝(禹帝)。
三官殿旁有一側殿拜月下老人。殿前有一盤紅線可以請回去戴,請紅線前要先筊杯。我第一次看到木杯的灣面被握到凹陷,可見求紅線的善男信女非常踴躍。
逛宮廟的時候,仰頭一望,四處可見雕琢精細的木雕和裝飾繪畫。
【第四香 – 聖父母殿】
聖父母殿主祀媽祖的父母及兄姐之神主牌,媽祖之父親在宋代被封為「積慶侯」,至清嘉慶年間被追封為「積慶公」。母親王氏在宋朝封「顯慶夫人」,清代追封為「積德夫人」。兄被封為「靈應仙官」,姊被封為「靈應夫人」。在廟之後殿供奉主神之先祖或族人,在臺灣不乏其例,可視為一種傳統。
【開山廳】
聖父母殿旁有一個開山廳,拜的是開山祖師爺佛教臨濟宗禪師樹璧和尚。
【光明殿】
光明殿沒有香爐,供奉釋迦摩尼佛,還可以點光明燈。有信眾在這裡虔誠地唸佛經。
前往第五箱文昌殿的走道上,放滿了各種經書。當時還在想,為什麼媽祖廟有供奉釋迦摩尼佛,還擺了這麼多經書讓人領閱,後來得知朝天宮的住持是臨濟宗的和尚,才恍然大悟。
【第五香 – 文昌殿】
文昌殿前的抱鼓石很有特色,上面「聚奎閣」的牌坊跟木雕很講究。
兩旁的大門上繪有二十四節氣的圖像,典雅精緻。
【第六香 – 福德正神殿】
土地公是一定要拜的,請土地公保佑出入平安。
【第七香 – 註生娘娘殿】
最後是註生娘娘,註生娘娘的香爐也很旺。
話說,朝天宮的建造非常講究,每一個角落都很細緻,我下午一點的時候逛一圈,晚上逛一圈,隔天早上要離開的時候再逛一圈。每次我坐在板凳上仰望著被燻黑的藻井,或是靠在任一面牆角,仰望這建築群的眉眉角角,都可以端詳個半天。
這朝天宮的香很好聞,坐在角落的板凳上,被燻得很舒服。我不趕時間,在角落旁到主香爐旁沒人時,就跑到香爐旁把身上的重要物品慢慢過香。我看到其他香客把香播到頭上和身上,我也跑去香爐旁,用手撈撈這團抓不住的煙,推著空氣中的香煙往身上蓋,感覺多一層保庇。
鼓樓旁、虎門後有「北港朝天宮文化生活館」,賣各種信物跟衣服。這個生活館比鹿港的生活館規模要小很多,紀念衣也比較貴,這三款衣服要TWD680,另外三款要TWD480。我想了一天,隔天要離開前,才決定買了黑底金邊款的北港媽祖紀念衣。
隔天我穿了鹿港媽祖的「天后」螢光紀念衣在北港朝天宮拍照。
幾次請路人幫我拍照,發現「媽祖」成了我跟陌生旅人互動的開鎖密碼。當我興奮地指著衣服上「天后」兩字,請對方一定要拍到我的重點時,每個人瞬間都會心一笑,眼前的陌生旅人突然和我有共同的連結,彼此變成對方旅行中記憶的一部份。
從報章雜誌看到媽祖遶境時有很多當地鄉民免費提供食物和水給沿途遶境的香客,只聞其盛卻沒機會體會。這次小小的朝拜之旅,讓我相信「媽祖」二字絕對是串連大眾隨同媽祖遶境的強大密碼,讓參拜媽祖的所有信眾一起完成一趟絕對洗滌心靈的盛事。
【藻井】
這幾次台灣小旅行拜訪宮廟,開始迷上「藻井」。以下是從網路上找到藻井的介紹: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6ngx28p.html
藻井是古代殿堂室內頂棚的一種獨特做法,古人穴居時,常在穴洞頂部開洞以納光、通風、上下出入,出現房屋後,仍保留這一形式,其外形象一個凹進的井,「井」加上藻紋飾樣,所以稱為藻井,又稱「蜘蛛結網」,分別有圓形、傘蓋形、八角形、橢圓形等。藻井向來被視為木造建築中一項繁瑣的裝飾技術,常見於漢族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藻井一般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徵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
藻井發端於西漢,初時便被置於殿堂頂部的中心位置。它的存在價值,不僅僅可以起到保護梁枋、裝飾房屋的作用,同樣是中國人對於天人感應這一世界觀的高度認可,及在室內裝潢的精神延續。
宮殿中的藻井無疑是統御帝國的天子與上天溝通的,得到認可的通路。明清兩代紫禁城奉天殿、皇極殿、太和殿藻井中懸吊的乾元鏡就很直接的警告任何亂臣賊子,不要以身違抗天意。寺廟、道觀中的藻井,則體現著天界諸神佛與其在人間的化身——造像之間的聯繫。神佛可以通過藻井,將其對人間的意志、對信徒的庇佑傳遞到世俗人所作的造像上。它同樣成為置身於神廟之內,叩首膜拜的信徒祈求保佑的願景寄託。藻井與造像、壁畫一樣,越是精美,越是巨大,則越能提高宗教的神聖性。
藻井的這種裝飾,其含義與象徵和消防有關。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關於東井,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我國現存較早的天文文獻《史記•天官書》中注有:「東井八星主水衡。」東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顆,古人認為是主水的。綜上所述,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藕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藉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築物的安全。
下圖是鼓樓下方的藻井,夜間拍攝的模樣。
下圖是媽祖正殿的藻井,被煙燻得黑亮。
宮廟的建築藝術很迷人,如果我邊研究邊寫心得,恐怕又會沒完沒了。
下篇寫進香團的魅力,讓我印象深刻。(待續)
留言列表